(通讯员 任高明 白碧荣)近年来,新区咸丰路街道办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引擎,村集体经济呈现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集体经济根基。咸丰路街道办自觉扛牢扛实抓党建促脱贫主体责任,坚持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硬指标、硬任务。一是通过每月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党委书记亲自抓、亲自过问脱贫攻坚工作,先后走访辖区2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解决实际问题12件。二是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村两委班子“一肩挑”要求,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2018年、2019年先后建设方巷口村、野狐坡村两个省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夯实党组织书记责任,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统筹谋划推进,逐村研判过筛,依托野狐坡村葡萄产业园、平都村大棚樱桃、方巷口村“景观360”项目因地制宜带动集体经济壮大,促进街道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优的完美转变。
强化“四项”保障,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健全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推进建章立制,通过清产核资等程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全覆盖,扎实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负责人,确保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落实人才保障。将“四支队伍”成员融入村集体经济发展链条,坚持重点培训、全员轮训等,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打造了宋双峰、张高荣、何新庄等一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村干部队伍。强化学习保障。依托远程教育、“学习强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围绕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运营等内容开展学习讨论,结合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党员致富带头人的积极性,稳住集体经济发展“压舱石”。落实技术保障。为增强脱贫户致富技能,长期聘请果树、家政、电脑等各方专家能手,走进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该办4户贫困户在铜川市“赛金果?促脱贫?庆丰收”苹果金秋赛果活动中喜获佳绩。
做优做实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强劲有力。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主线,该办依托“街办党员干部对接包抓+村组党员示范引领+困难群众”的包抓包联模式,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中,积极推动“新”“旧”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和壮大传统产业的同时,也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之路。一是壮大“旧”产业。街办帮助村上建立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全办139户贫困户代养肉鸡、生猪,户均年增收千元以上。通过争取市区项目资金,积极培育发展樱桃、苹果、葡萄等特色产业,2017年以来,协助野狐坡村成立攀峰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集体所属120亩土地上建立了10亩大棚葡萄观光示范园、58亩葡萄采摘示范园和23亩优质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在平都村建成50亩樱桃采摘示范园。
截至目前,该办累计发展苹果产业3780亩,年产值4500万元,樱桃产业2465亩,年产值1400万元,葡萄产业1000亩,年产值840万元。该办积极整合现有资源资产,稳妥有序推进各村产业发展,建成玉皇阁村集体花卉大棚、有机菜籽油坊;引进社区扶贫工厂陕西伟凯威箱包制造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当地群众120人就近就业,其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充分发挥了引导安置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方巷口村与陕西昶发公司合作开发“景观360”商住项目,村集体获得3500平方米商业面积开发经营权,预计年收入最少可达80万元。
下一步,该办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上求实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出实招,积极探索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整合为市场化管理、公司化运营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逐年递增,达到全街道覆盖率100%的目标,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