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 通讯员 刘卫锋 赵婧
连日来,持续降雨天气对设施大棚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耀州区农业农村局农培中心组织农技服务小分队奔赴田间地头,及时向群众“传经送宝”。
8月21日,在瑶曲镇闫曲河村,农技服务小分队蔬菜专家寇文在详细讲解了阴雨天气对设施蔬菜造成的影响、蔬菜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围绕秋冬季拱棚蔬菜种植的菜品选种、时间节点把握、高效栽培及合理布局等进行了指导。脱贫户刘金凤说:“我刚把洋芋挖了,不知道接下来种什么,老师来得及时,讲课讲得好,建议我们种茼蒿、娃娃菜,因为好管理,市场价格高,采摘时间长,我自己有信心把菜种好。”
课堂培训结束后,农技服务小分队来到梦中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寇文在查看了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病情,现场“问诊把脉”,开出“良方”。梦中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普选说:“这几天由于雨水过多,造成大棚蔬菜湿度大,西红柿、黄瓜都‘生病’了,我也不知道咋办,专家指导说是双霉病,还有白粉病,给开了药方,赶快弄药防治,我这下放心了。”
开春以来,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增产增收,该区农业农村局技术服务小分队,结合重点镇办、产业,开展针对性指导。截至目前,已在多个乡镇开展了香菇、奶山羊、大棚蔬菜等种养殖技术培训10余场,培训贫困群众1000余人次。
耀州区农业农村局培训中心主任尚小平说:“为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区农培中心组织专家服务队深入贫困村,结合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开展技术帮扶活动,重点围绕全区设施蔬菜、食用菌、奶山羊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促进产业增收。下一步,区农培中心依托产业110平台,聚焦全区58个贫困村,按照产业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总体要求,加大产业提升培训力度,发挥科技助推作用,为全区产业脱贫,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