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艳素
当前正值主汛期,持续强降水,安全风险加大。为做好防汛防滑预防工作,耀州区小丘镇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思想,时刻绷紧防汛防滑安全弦,夯实汛期防汛主体责任,切实掌握防汛主动权,全力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全面部署安排 精心组织实施
为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小丘镇党委、镇纪委进一步督促以各村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全面落实情况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全镇各村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情况、村级防汛预案制定情况、各村所分坝段隐患排查情况、防汛物资的储备情况、危房险房排查及应急安置处置情况等做了监督检查,进行动员安排部署防汛防滑防内涝工作,逢会必讲防汛防滑及安全生产工作,实施领导包片和干部包村负责制,明确责任,责任落实到人。对各村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完善,以确保全镇能安全度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村民避险意识和能力,镇党委、政府和镇纪委要求各村充分利用村广播、板报、村宣传公示栏等广泛宣传防汛减灾避让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确保全镇人员和财产安全。强化村干部巡查监测,对巡查监测情况要随时报告镇里,确保镇党委、政府能及时掌握隐患动态。
加强物资储备 确保安全度汛
记者来到小丘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点看到,已经储好编织袋、铁丝、铁锨、雨衣、雨鞋、雨伞、应急灯等基本生活物资,确保重大灾情发生后救灾物资及时有效供给。据了解,镇上及16个村投资约8万元补充防汛应急物资,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为切实做好今年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小丘镇按照防汛物资储备规范要求,及时做好防汛储备物资采购补库工作,完善配套物资,提高储备效能,做到物资、管理、人员三到位。一旦接到险情命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防灾物资运送到位,确保防汛物资备得足、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针对灾害特点,及时对库存救灾物资进行全面盘查清点,造册登记。应急车辆也已准备就位,司机保持24小时开机,做到随叫随到。
完善应急预案 落实防抢撤措施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保证灾害发生后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小丘镇2020年度汛防洪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卫生行业的实际,镇上及16个村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了防汛防滑应急预案,组建了抢险队伍(共计350人),明确了撤离路线和地点、预警信号、巡查监测人员,细化了分工,夯实责任到人。
8月15日,独冢村防汛巡查过程中发现村八组通组路位于原东独冢村委会北200米处路面塌陷,路基受损,长12米,深4米,面积约45平方米,直接影响80户200余人出行。巡查队员立即将情况报告村支书张金军,张金军迅速组织抢险队伍,手持抢险工具前往受损路段,冒着大雨立即进行修缮,对塌陷路段进行填土,避免塌陷面积扩大,经过一上午的抢修,该路段已能顺利同行。
开展排查巡查 消除安全隐患
小丘镇村干部在汛期坚持每天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突出重点区域和地段(两个地质灾害点、地坑窑上建房、低洼地带居住、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以及通村路、通组路和巷道),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管控,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共排查出6户群众房屋受灾,出现地基塌陷、墙体裂缝、倒塌,22处道路(通村路、通组路、巷道)出现路基塌陷、悬空、路面损毁、滑坡或落石。一是设立警示标志,有专人管护,二是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撤离4户群众,抢救6处,清理道路10处)。三是受灾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四是及时向区应急管理局上报灾情(涉及6户群众,道路22处)。
加强应急值守 确保信息畅通
小丘镇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及带班领导必须保证“在岗、在职、在责”,镇上和16个村坚持24小时在岗值班,细化了各村值班人员排班,信息畅通,灾情及时上报。
保持通讯畅通。要求镇村组三级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带班领导、值班人员防汛期间24小时到岗到位,切实做到值班值守到位,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必须保持本人手机、值班座机通讯畅通,根据预警发布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响应,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强化信息报送。及时收集本单位、本辖区汛情、险情、灾情等信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杜绝虚报、迟报、瞒报和漏报。发生重大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