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农产品与消费者的美好相遇
真没想到,咱农村的产品还能通过网络走到城里,想想城里人吃上咱地里产的、家里养的农特产,心里美滋滋的。长武县巨家镇马成寺村贫困户童小勤兴奋地说,村上有人说得好,这叫农货走出山,票子别腰间,党的政策好,百姓心里甜。今年以来,长武把消费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以质量树品牌,以订单促营销,以服务保实效,让消费者与长武的农产品美好相遇,真正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品质是咱的本钱
咱的农产品,质量没得说,要想销路好,就得绿色安全无公害。7月16日,在咸阳市工会系统职工消费扶贫产品推介展台前,不时传出这样自信的声音。当天,长武苹果、杂粮、蜂蜜黄酒、驴肉、红松茸、黄花菜、吊干杏、金银花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推介会上的焦点,这些明星产品与大家相遇后,赢得广泛好评。
产品有质量,监管要跟上。长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对胡家河、张代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咸阳天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截至目前,全县监督抽检农产品6批次617个样品,其中蔬菜305个,水果312个,合格率100%。配合省级例行监测送样15个,市级例行监测送样30个,县级例行监测送样30个,检测合格率100%。
品质是基础,品牌是价值,从品质到品牌是创造+塑造的过程。长武县加大双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力度,积极打造品牌效应及市场竞争优势,确保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2017年,长武苹果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咸阳首家苹果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成功县。目前,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3个。
有订单就有动力
产品质量保证好,还要跟着市场跑,对接承销签协议,社会力量来带销。谈到消费扶贫的路子,枣园镇党委副书记范军荣用这几句话来概括。
4月23日,枣园镇在田惠村举行了大棚甜瓜认领仪式,陕西移动电商团队及长武爱心人士共认领预订田惠村5座大棚。洪家镇利用帮扶单位县电信局资源优势,将扶贫产品推介中标市电信系统25个单位职工工会福利,单笔销售38万元;巨家镇通过帮扶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将扶贫产品推介到省级单位工会,实现销售额18万元。
长武县毛驴扶贫产业园游客接待中心最近总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喂驴吃草、坐驴拉车,驴肉菜肴更是征服了游客的味蕾,大家离开时争相购买酱汁驴肉、手撕驴肉、金钱肉、阿胶固元糕、驴奶香皂等特色扶贫产品,工作人员称为旅游消费的流动订单。
看花红果绿、闻泥土芬芳、听流水潺潺、品农家饭菜。与毛驴扶贫产业园游客接待中心类似的,还有马成寺、芋元、田惠、十里铺、二厂等村,人们在游玩中动手采摘、制作加工、感受乡愁、消费带货。
量身定制私人定做系统订单这些新名词逐渐让大家耳熟能详,长武实现了从农产品自产自销向定向销售的华丽转身,为群众增产增收拓宽了道路。
多沾些网络的光
每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原价89元的特大苹果12枚,秒杀价55元!疫情期间,为了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县长、副县长做客京东直播间,为全国网友推荐香甜可口的长武苹果。短短两个小时的网络直播,吸引了1万多名网友下单。直播结束后,累计订单数1.37万单,售出11.96万斤苹果,成交额54.6万余元。
云上、线上、链上,群众从听不懂到很熟悉。田惠村电商兴农、助力脱贫带头人郭倩同行业精英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直播室多次直播带货网销长武农特产品,销售过千单,销售额过万元。
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让长武农产品流通在线化、数据化,提高了流通和交易效率。目前,长武通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提升改造镇村电子商务站点68个,全县共在寻秦集平台开设店铺180多个。
产品推介、带货直播、定向采购、商超对接,一项项举措让种养与消费环环相扣,产品与市场有机衔接。今年上半年消费扶贫线上线下累计达到2722.95万元,其中线上销售各类农畜产品、手工艺品1574.64万元。(李亚斌 白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