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刘克芳认真地清扫路面。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田/摄
每天打扫卫生8个小时,活不累,还在家门口,并且有固定的收入,我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8月10日,礼泉县城关办东关村58岁的贫困户刘克芳戴着草帽,一手提着簸箕、一手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路面,当说起保洁员这份工作时,他满脸笑意。
聘请贫困户当保洁员是礼泉县开展就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北控城市服务(礼泉)有限公司是北控城市服务针对礼泉县环卫市场化服务而成立的项目公司,在2017年12月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贫基地,目前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7人,刘克芳就是其中一个。
近年来,礼泉县组成县镇村三级调查组,逐户逐人排查,建立就业需求清单,做到一户一册一人一策。截至目前,礼泉县现有6家社区工厂、6家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4人。同时,160名未脱贫未就业人员也已按省市规定时间全部实现就业。
今年62岁的苟少武家住礼泉县药王洞社区,家中两口人,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苟少武决心找份工作补贴家用。2016年,他成功被北控城市服务(礼泉)有限公司聘用为保洁员。
从贫困户变身保洁员已经四年了,清理垃圾不仅美化了环境,一个月还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让我的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保洁员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让苟少武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也在2019年成功脱贫,一家人的日子蒸蒸日上。
北控城市服务(礼泉)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明说:为了助力脱贫攻坚,帮助贫困户就业,公司放宽条件限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开辟绿色通道、降低用工标准等方式,除极特殊情况基本全员接收,可以说就业一人,全家脱贫。
据了解,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礼泉县积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的重要举措,合理设立保洁员、护林员、护河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力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冯萌 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