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城城)近年来王益区持续加强校地合作力度,不断提升“柔性引才”新成效。始终坚持“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人才工作理念,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立体化平台,通过“人才+项目+基地”模式,持续引聚高端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成立“校地合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研究校地合作共建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有关单位做好相应工作,促进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建设。设立“校地合作”专项经费,签订校地合作共建协议,建立领导小组联系制度,推动“借智借脑”常态化、制度化。
建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军台岭村与清华大学共同建成陕西省唯一落点区县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王益工作站,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在智慧资本、科技成果、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为王益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校地合作”在王益落地生根提供平台保障。
坚持“政府引导,高校参与”原则。根据王益区发展实际需求,提出相关实践课题,形成实践项目“订单化”,政府出题,高校解题。先后组织了多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王益区乡村旅游策划、秦绣策划、农村能源调查、农村小学景观设计、农村集市设计及宣传片的拍摄等工作,为王益区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宣传策划等方面绘制了新蓝本。
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了“基层党建与城市治理”区校合作框架协议,组建智库专家队伍,为王益区总结提升基层党建与城市治理提供智力服务,从理论高度对“红旗经验”这一王益区亮点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和论证,并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发挥其在全省及全国的示范作用。非公企业火凤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陕西火凤凰耀州瓷文化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组成学术顾问组对火凤凰发展新耀瓷提供咨询服务,为火凤凰传承中国古陶瓷文化,讲好耀州官窑故事提供宣教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