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7月5日起至8月20日,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在全市开展“四支队伍”存在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驻村帮扶工作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推动完成省内交叉检查、国家督查暗访、国家普查“三场大考”,推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此次专项治理的内容是解决“四支队伍”不在岗“两头跑”、达不到“一口清”、待遇保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重点做到“三查三看”:查驻村工作,看是否存在不在岗“两头跑”、驻村不经常的问题;查“一口清”,看是否存在政策业务、村情户情、帮扶措施成效达不到“一口清”的问题;查待遇保障落实,看是否存在生活补贴、通讯补贴、人身意外保险、健康体检未落实等问题。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各选派单位组织实施,具体分为自查研判、整改落实、督导验收、巩固提升四个阶段。自查研判按照“谁选派、谁负责”的原则,由选派单位分管领导集中一周时间,每天到村开展研判。整改落实坚持边查边改,对自查研判发现的问题,各选派单位和市县组织部门建立“双台账”,实行“双销号”。督导验收由市县组织、扶贫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分别对市级、县级各选派单位自查研判和整改落实情况逐村进行全覆盖督导验收,压实驻村干部与选派单位一把手“双责任”,完不成任务实行“双问责”。对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自查研判和整改落实的督导验收,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和镇(街道)党(工)委分级组织实施。
据了解,从7月8日开始,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重新组合成立6个暗访督导组,常态化对全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驻村履职情况进行暗访抽查,并充分利用渭南“互联网+”云平台,开展视频查岗,倒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转变作风、扎实驻村、达到“一口清”,进一步巩固提升专项治理成效。同时,督促镇(街道)利用周例会对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持续增强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帮扶能力,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