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佳 姜晓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细菌、病毒繁殖加快,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多,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病期。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家长该如何预防?为此,记者采访到渭南市儿童医院儿科副主任程莹。
程莹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5~7月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发病症状通常是口腔、手掌、脚底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一些还会伴有发烧、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有3至7天潜伏期,大多数患儿为轻症表现,只有少数患儿会出现重症表现。
针对手足口高发期,家长该如何应对?程莹表示,手足口病属传染病,一旦确诊需配合医生,做好隔离措施。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惊厥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预防手足口病从勤洗手开始,除此之外,还要清洁并消毒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包括桌椅、玩具等;流行季节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勤开窗通风,尽量不带孩子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