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国玺)我市高要求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推进,努力建设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和红色基因传承高地,让照金精神走向全国、深入人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高要求谋划抓落实,照金精神研究工作实现新拓展。深入研究照金革命史,先后聘请中央党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等省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举办纪念建军90周年暨红26军成立85周年、“两点一存”专题研讨会等5次会议,系统挖掘整理编辑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陕甘边照金苏区与“两点一存”研讨会论文集》《纪念建军90周年暨红26军成立85周年“红26军与两点一存”研讨会论文集》;通过走访刘志丹、谢子长、周冬至、张邦英等50余位革命先辈、历史事件亲历者亲属,完善充实了照金史实资料,编写出版了《照金革命史》《习仲勋与照金》等红色照金系列丛书,编撰出版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论照金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等一大批党史专题资料,拍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祥地—照金》系列专题片,以实际行动使照金精神的红色基因火种在新时代亮起来。
高标准建设抓提升,干部教育基地工作取得新进展。建强用好照金干部学院,学院建设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86亩,可同时容纳500名学员开展培训,每年可接纳培训党员干部27000余人次。累计投资900余万元,先后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陈家坡会议旧址、薛家寨红军大本营旧址等一批场馆和旧址硬件设施进行了修缮,高标准建成15个市级现场教学点;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聘请39名专家教授、领导干部为照金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在全市党史研究、党校、干部教育系统选聘29名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研究人员、教师、领导干部为学院特聘教师,加强教学研发;利用铜川红色历史、传统文化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郭秀明、杨瑞辉、李秋莲等铜川先进典型群体的示范效应,重点打造了党性教育、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城市转型发展教育、社会治理教育等六大教学专题,精心设计了特色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地研学、访谈教学、影像教学七种主要教学板块,编撰了9个核心特色精品课程和30多个教学专题,编印培训教材10余种,为推进红色照金教育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19年以来,已先后举办中省市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80余期,受训5000多人。
高起点创新抓宣传,照金精神传播和红色基因传承再上新台阶。2015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39个城市举办“照金精神”巡展,在全省开展专题宣讲,使照金精神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照金精神”全国巡展已举办50场展览,约300余万人次参观;陕西省委党校、武警工程大学等全国范围的70多家单位、院校分别与照金干部学院、照金纪念馆等结成共建单位,照金纪念馆先后被团中央、国家侨联等中省单位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弘扬照金精神 建设四个铜川”纪念建党95周年答题知识竞赛、“红色照金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书画展等活动,累计参观人数1.8万人次;建成照金纪念馆红色书屋并对外开放,免费向驻镇单位及游客提供借阅、查阅、收藏等服务;编排演出了大型秦腔剧《照金这片天》,得到了央视和《人民网》的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