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聚焦就业扶贫巩固提高,督促落实就业政策,建立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聚焦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加强就业帮扶,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聚焦社区工厂建设,有序组织贫困户迅速恢复生产,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聚焦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质量,鼓励支持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聚焦贫困群众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扩大贫困群众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目前,全市3295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32841人,56名“双未”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清零,实现了15972户贫困家庭有就业意愿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
消费扶贫——助力高质量脱贫
“我手上拿的就是咱平都村的大樱桃,口感酸甜、个大饱满,欢迎大家来采摘游玩……”5月15日,在新区咸丰路街道办平都村的樱桃园里,第一书记席军正在镜头前推销村上的樱桃。
平都村的樱桃远近闻名,村民们几乎家家都种植了樱桃。为了帮扶村民解决销路问题,村干部通过联系电商平台负责人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我们很多‘第一书记’也会坐在一块交流探讨帮扶工作的问题,最近很火的直播带货大家都很感兴趣,这种新型消费扶贫方式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更便捷、直观地把我们的产品展示出去,打通了地域限制。”席军说。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使农产品变商品,增加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助力高质量脱贫。在全省率先举办了两届扶贫产品交易会,现场销售额671.4万元,现场订单销售额6.5亿元,签约项目485个,涉及资金218.79亿元。特别是第二届交易会,展示展销了全市161家生产企业(合作社)和10个社区加工厂生产的12大类1000多种产品,现场销售额483万元,现场订单销售额44269万元,签约项目264个,涉及金额150多亿元。成功举办了“铜川樱桃节”,签订采购合同协议120多项,涉及总金额6000多万元。积极打造“扶贫产品运营中心”本地消费网络,积极推进“五进”工程,出台了扶贫产品“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超市”工作措施,引导机关、企业等食堂主动采购消费扶贫产品,同时建设扶贫产品销售、配送网点,搭建扶贫产品出村进城的桥梁,促进扶贫产品销售。
今年,我市继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做好扶贫产品资格认证,办好扶贫产品交易会,利用互联网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新年伊始的铜川2020年新春年货节为群众为贫困群众送去了春风般的温暖,有力助推了全市消费扶贫工作;5月份,各级帮扶干部纷纷化身网络主播,将网络直播和消费扶贫两者结合,为当地特色扶贫产品“直播带货”……消费扶贫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有了好销路、卖上了好价格,也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好收入。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面对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艰巨任务,面对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只要我们保持“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