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搞好服务,加强培训,全力推动稳就业和就业扶贫工作。
精准施策,援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财政、人社、税务等部门主动对接争取中省就业资金、失业保险调剂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企业扩能提升项目资金和中小企业房租补贴等专项资金6.35亿元。市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全力保障稳就业各类资金调度和及时拨付。目前,已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2.49亿元;拨付首批稳岗返还资金3400万元,就业资金支出规模1.2亿元,惠及企业5000多户,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人社部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指导的总体培训思路,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助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已免费组织线上线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16万人。
靶向发力,保障困难群体稳定就业。教育、人社部门联手,及时启动校园招聘,已帮助1.5万多名大中专应届毕业生提前实现就业。人社部门主动联系对接中银商务,在连续4年定向招聘北四县227名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基础上,今年又积极争取在全市不限专业和人数定向招聘大学生。民政部门为全市26.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和残疾人补贴2亿元。组织部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将今年退役士兵招录公务员岗位比例提高到招考总计划的11%。
搞好服务,帮助农民工有序返岗。人社、发改、交通、卫健、公安、铁路6部门通力协作,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按照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微信工作群和日报告制度,采取包车专送、补贴交通费、发放防疫用品等措施,不间断开展有组织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全市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249万名农民工及时有序安全返岗,专车接回来咸务工人员8017人,有力促进了企业全面复工达产。
强化培训,助力全民就业创业。人社部门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快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县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步伐,联合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全面落实创业贷款扶持政策,为中小微创新创业主体提供1.36亿元资金扶持。农业农村局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线上培训和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组织职业农民远程网络培训1.19万人、产业技术指导培训3.2万人次。
集中攻坚,全面迎接扶贫大考。人社部门扎实整改国家成效考核反馈就业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的共性问题,结合三排查、三清零工作,认真研究和分析就业扶贫漏项和短板,下发了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台账,并派出7个督导组对11个县市进行督导检查,5月底前确保全部整改到位。近期,人社部门对照就业扶贫三年行动目标任务,采取企业吸纳、劳务输出、社区工厂安置、公岗兜底帮扶等措施,对全市年初剩余的1213名未就业未脱贫双未贫困劳动力进行了集中扶持,到4月10日,已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了双未清零任务。
截至4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万人,完成年任务的34.2%,较2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以内,低于全省控制目标0.76个百分点。全市劳动力就业总量保持在220万人左右,其中,转移就业81万人,农业领域就业21万人,工业领域就业69.2万人,服务业从业35.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3.7万人。2020年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24.9万人,已全部安全顺利返岗。全市13.4万户中的25.5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5.4万人、创业0.1万人,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全市就业和就业扶贫局势总体稳定、向好。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