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武博兴)进入四月,印台区金锁关镇到处生机勃勃,田间地头一片农忙景象,村民们都在忙着赶种今年的农作物。大家有的种植地膜玉米,补植干杂果,栽植苹果幼苗等传统产业,也有的整地准备种植中药材,补栽钙果等特色产业。近年来,印台区金锁关镇党委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精心谋划,用心施策,使一个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扶贫“产业树”枝繁叶茂。如今,在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和食用菌等产业引领下,金锁关镇7个省定贫困村先后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金锁关镇坚持“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135”产业发展思路,即1棵产业树,以传统产业为枝柱,特色产业为枝叶,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增产潜力,实现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3种经济形式,以农户个人为主提高经济收入,以涉农合作社带动群众产业增收,以村集体经济壮大整村产业发展;5种产业模式,包括旅游产业(依托金锁关石林景区、玉华宫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种养殖产业(传统种养殖与集体经济融合式发展);交通运输产业(结合区位交通优势,持续向好发展传统运输业);休闲养老产业(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老和农耕文化体验)和光伏产业(借力脱贫攻坚政策,实现了7个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目前累计分红130余万元)。
脱贫摘帽之后,为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四个不摘”措施落到实处,使脱贫成效得到长期巩固,镇政府一方面投资建设了金锁关镇农产品展示交易大厅,通过石林景区搭平台,推动全镇农产品扩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投资350万元建设的跨区域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针对全镇动态监测后收入不稳定贫困户的第四重收入保障,确保稳定收入,巩固脱贫成果。通过“135”产业发展思路和“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脱贫摘帽和巩固提升“内外相结合”,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带动金锁关镇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巩固成果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