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渭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扫描

2020-04-23 07:02  渭南日报

———渭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扫描

记者 夏莲

439家扶贫龙头企业和车间复产,1994个扶贫项目开工,18.9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其他三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部竣工;

4871户18445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部入住,宅基地腾退率达97%,复垦率达80.18%;

疫情期间发放救助资金8.3万元,8所安置点配建学校项目全部复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现“零”辍学;

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01个贫困村全面退出清零……

这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交出的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这份成绩单,饱含了秦东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了全市干部群众奋勇拼搏的汗水,更彰显了全市上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暮春时节,行走在秦东大地,花香草绿,百业振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每一个角落,全市上下争分夺秒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久为贫困所扰的群众正在以全新面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百日冲刺攻高地 不获全胜不收兵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对全市剩余的2.89万贫困群众,如何续写渭南减贫奇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为摆在全市人民面前最紧迫的课题和任务。

3月19日,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我市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发起最强冲锋的号角。随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分析我市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重点、提出要求,全面细致部署“三督一考”“三排查三清零”等工作,为全市上下开展好百日冲刺行动,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按照“三督一考”工作安排,我市抽调119名市本级督战人员,组建南北两大片区督导团,设立11个县级督战总队、11个镇级督战队,分别进驻11个县(市、区)和11个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的镇(办)开展督战。

任务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效率。3月20日,百日冲刺行动动员大会刚结束,南北两个片区督导团、各督战总队全部进驻到位,进入工作状态。为了确保督战效果,督导团坚持边学边督边战。南北两个片区督导团多次对队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督战能力,同时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集中时间深入各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工作。目前,南部片区督导团共排查问题83个,下发交办单12份,现已整改、销号8个;截至4月3日,北部片区督导团排查问题81个,下发交办单43份,办结14份。

脱贫攻坚,扶贫干部是主力军。百日冲刺战役打响后,中省市171家帮扶单位及各县镇村共4.3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4058名非贫困村普查联络员协同开展排查整改工作,目前,共排查出9方面18类7700余个问题,各级正在建立台账,全面整改清零。

人心齐,泰山移。当前,我市冲刺态势和攻坚合力已然形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产业扶贫再发力 乡村振兴绘新图

近日,大荔县韦林镇泊子村扶贫产业园双孢菇生产基地里的双孢菇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将一棵棵白色滚圆的鲜菇采摘入篮。由于采取智能空调控制,控温控湿,这里的养菇棚每年每棚可生产双孢菇21800斤。基地共有3个棚,预计年纯收入21.84万元。其中,20%用于贫困户分红,8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每年为周边6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泊子村村民忙着采摘双孢菇时,蒲城县荆姚镇原王村的刘彦红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金银花采摘季做准备。

刘彦红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种了5亩小麦和玉米,丈夫在外打工,大儿子上大学,小女儿只有10岁。平日里,她一边照顾小女儿,一边打理地里的活计。只要地里的活忙完了,她就到村里的金银花产业园里打工。

原王村金银花产业园占地150余亩,2019年,通过精耕细作、规范管理和技术推广,园区首次干花收入达到35万元,带动周边400余名务工群众,其中带动贫困户1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贫困户效益分红1680元。

5月是金银花的采摘季,也是村民务工增收的好时节。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丈夫外出务工的计划被打乱,刘彦红干脆让丈夫和她一起到园区打工。“在这打工,离家近,既能挣钱贴补家用,又不耽误管娃。园区一年四季都有活,在这务工一年挣个六七千元不成问题。”刘彦红笑着说道。

产业兴,拔穷根。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3+X”特色产业培育为抓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秦东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热潮。目前,我市对产业帮扶对象逐人逐户进行了核实确认,有产业发展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能发展增收产业,全市已实现产业空白户清零,产业帮扶措施覆盖70%以上贫困户。

攻坚“两不愁三保障” 描绘民生福祉新画卷

不仅在扶贫产业上下足功夫,让困难群众劳有所得,我市同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群体,扎实推进各项扶贫举措,让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也正在成为现实。

健康扶贫解决“返贫”问题。我市对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服务、易地搬迁点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12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对患25种大病、4种重点慢病、6种健康教育处方慢病的贫困人口信息开展了比对核查工作,对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实地核查反馈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全市65599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1863名“边缘户”全部参保;救治25种大病患者6310人,救治率达99.9%;共派出签约团队1212个,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

教育扶贫解决“治本”问题。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紧盯重点群体,开展摸底统计,实施动态监测,摸排春季学期受助学生84967名,发放救助资金8.3万元,确保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名学生都能按时进行网络学习。同时,排查全市61个扶贫搬迁安置点,确保易地搬迁学生应学尽学。目前,8所安置点配建学校项目全部复工,预计新增学位4480个。

危房改造解决“住房”问题。我市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快存量危房改造进度,建立住房安全问题整改台账,拓展巩固危房改造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目前,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64户其他三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部竣工,127户一般农户全部开工,竣工108户;完成共性问题整改1个、个性问题整改两个;培训5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住房安全回头看工作,对19.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排查鉴定。

用好“三督一考”机制,完成“三清零三排查”任务,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坚决攻下最后的贫困堡垒,是秦东儿女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现在距离全面完成脱贫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已到了紧要关头。全市上下正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顽强作战的韧劲拼劲,以决战决胜之势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剑出鞘,弓满弦。”相信秦东儿女的满腔豪情终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全站热点
汉中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0-04-22 19:03阅读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驻临某部队下乡调研扶贫工作

2020-04-21 16:20阅读

柞水全力推进“三排查三清零”

2020-04-20 09:12阅读

未央区司法局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2020-04-18 00:07阅读

秦都高铁枢纽换乘中心项目惠民利民

2020-04-15 22:25阅读

商洛市开展创文“八大专项提升”活动

2020-04-13 08:16阅读

商州 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2020-04-10 08: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