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航天科技产业成为铜川转型发展的新名片

2020-04-20 08:05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郭璇 陈秀

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围绕“五个扎实”要求和“五新战略”任务,坚持协同创新、多元驱动、支撑转型、引领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总体设计、招商推介、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人才引进等方面高点谋划、高标规划、高位推进,坚持大格局、大思路、大举措,对标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程,抢抓国家商业航天发展风口,深度研判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及资本运营维度,以开拓创新、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航天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航天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铜川转型发展的崭新名片。

“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主要建设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板块、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产业基地板块、陕西省空天动力研究院产业基地板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产业基地板块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该项目建设期限为两年,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形成航天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我市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融合与转换的示范性项目。”负责包抓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的市科技局副局长张保文告诉记者。

据了解,铜川航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以多元化合作的形式进行,总投资52.4亿元,项目单位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具体包括谢赫特曼诺贝尔奖铜川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航天电子装备及软件开发中心项目、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项目、航空航天3D打印项目等21个项目。

2018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2018年4月,启动中国(铜川)商业航天测控网工程,陕西星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组建。2018年6月,中国(铜川)商业航天测控网奠基,中国(铜川)商业航天测控基站建设开工。2019年6月,航天大道开工,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初步运营。2019年7月,启动铜川商业航天指挥展示中心、商业航天系统工程中心单体建设。2019年10月,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整体规划设计完成,3、4、6、7号楼单体规划设计完成,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完成航天产业孵化园产业布局,改造工程启动;诺贝尔奖新材料、省空天动力研究院、省地调院等多个产业基地项目规划设计,土地征迁等工作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入驻企业21家(以在铜川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为准,含合作子公司),引进人才30余人,在职人数232人,其中在本市工作人员76人;取得知识产权166项(其中2019年新增50项);航天科技产业已有10家企业2019年形成产值8347万元,2020年预计产值10亿元以上,涉及卫星研产、卫星组网、卫星测控、航天动力、航空航天装备、卫星应用、人工智能七大板块,基本形成航天科技全产业链。铜川市被授予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中国国际通用航天大会组委会授予铜川市人民政府最佳创新奖;“铜川一号”成功发射,被评为陕西科技创新八大成果之一;星邑空间在2019国际空间轨道大赛中斩获亚军,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荣获亚军;灵动飞天在丝路航天大会获2019商业航天企业30强;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铜川)研究院、铜川卫星应用产业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等,设立航空航天产业基金,加快了区域经济新旧动能的融合与转换。

航天产业集群不仅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载体,也是新旧动能融合的平台,势必为地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铜川商业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多元化合作,多模式运行,多成果转化,多领域突破,点位争首,聚众为强,在全国商业航天领域率先形成全产业链,已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书写出了铜川符号,展现铜川作为,做出铜川贡献。

全站热点
全市劳模服务队“传经送宝”到田间

2020-04-19 09:03阅读

市交通运输局被市委文明委表彰为2019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单位

2020-04-18 10:41阅读

加强投融资规划培训 开阔财政工作思路

2020-04-16 18:21阅读

铜川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2020-04-14 11:14阅读

商洛学院“空中科技馆”走进丹凤乡村小学

2020-04-11 10:09阅读

兴平:推进“三排查三清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4-09 12:00阅读

文明祭扫,解放门街道与你一起共抗疫情!

2020-04-07 17: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