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临渭区灵阳村:香菇长出“脱贫致富伞”

2020-04-13 17:05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郭艳

4月10日,走进临渭区阳郭镇灵阳村,16座连片的香菇栽培大棚错落有致,工人们正忙着将做好的菌棒卸车、摆放上架,静待其开柄展伞。

今年58岁的姜仙玲是灵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扶贫工作队推荐,她不等不靠不要,来到香菇产业基地务工,负责香菇棒的制作和采摘等工作,每月可以拿到2000余元的工钱。“早就想出去打工,但是家里离不开人,而且我年纪也大了,到哪儿也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咱也算是给自己干活,我很满意。”正在菌棒自动化装袋生产线上忙碌的姜仙玲笑呵呵地说,“现在日子越过越有希望,算是脱贫了,下一步是努力致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大棚内前期栽培的褐色“木筒”上已经陆续长出簇簇香菇。驻村第一书记侯增琦说,这种“木筒”不是普通的树干,而是由树干打碎后加入麸皮烘干制成,里面的营养比一般的树干高。

“要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就要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灵阳村党支部书记高浪告诉记者,2017年8月,在临渭区委组织部的帮扶下,结合本村20年香菇种植历史,他们成立村集体公司流转土地近100亩,形成“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贫困户增收”的双赢。

“与之前散户种植不同,村集体经济通过邀请专家指导,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现代化的规模种植和整合销售渠道,解决了香菇的生产和销售问题。”临渭区委组织部驻灵阳村工作队队长李凯介绍说,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16座。2019年养殖香菇菌棒6万袋,今年种植15万袋。经过排查,全村共有贫困户38户145人,目前已脱贫34户135人,剩余4户10人均纳入兜底保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我们计划再筹建12座设施大棚。”侯增琦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在延伸产业链、做大品牌附加值上下功夫,让灵阳香菇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全站热点
破解难题 推动铜川高新区快速发展 ——关于铜川高新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0-04-13 11:11阅读

城固“云招商”引进5个项目

2020-04-11 11:13阅读

科学有序抓好重点难点突破点 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创文保卫”

2020-04-10 08:16阅读

区政府主要领导赴检察院调研指导工作

2020-04-08 10:27阅读

延安市各界群众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2020-04-05 13:01阅读

李智远主持召开全市森林防火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2020-04-03 08:15阅读

天汉长街园区多措撑商复工复产

2020-04-01 11: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