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人民医院的徐倩是一名护士,她每天戴着护目镜和橡胶手套,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硬邦邦的雨鞋,周转在一个个收集点间,接触的是医疗病菌,转运的是医疗废物,但细致用心让她坚守住了卫生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不足,27岁的徐倩就主动请缨,经过选拔考核,成为了特殊岗位的责任人。“一定要把自己包裹严实。然后再穿上这个黄色的雨衣,你看我像不像一个小黄人。”徐倩说。防护服、护目镜、橡胶三层手套再加上雨鞋,一切整装好,“小黄人”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份工作看似推推车子,拉拉箱子,实际上收集处理的过程很细致繁琐,因为是医疗废弃物,感染排查筛查丢弃物,所以消毒处理必须细致再细致,每天按照规划好的安全路线,用专用垃圾袋打包密封、贴上标识并消毒收集,决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而造成二次污染。
“每次就是收完医废以后,把我走过的路径用84(消毒液)喷洒一遍,这样才能保证更加的安全。”徐倩告诉记者。收集的医疗废弃物要反复消毒,并按照不同科室分类进行称重,做好重量、数量等详细记录。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和延长一次性防护服使用的时间,徐倩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整个转运任务结束、车辆和个彻底消毒后,她才能抽空坐下来喝一口水、吃一口饭。
近一个月时间,徐倩放弃节假日,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共清理传染感染医疗废弃物200多箱,累计2000多斤。“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冲锋在前,吃苦奉献,我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徐倩如是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潼关抗“疫”中,像徐倩这样的逆风而战的“白衣天使”还有很多,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16万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