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2020-02-26 08:06  铜川日报

宜君县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做好春耕生产不仅直接关系百姓“粮袋子”和农民收入,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阶段,防疫不能松劲,春耕同样不能耽搁。在这关键时节,宜君全县紧紧围绕粮食稳产能、蔬菜保供给和果树促增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谋划农业生产,着力发挥好农业“压舱石”的关键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努力稳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等民生保障行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期。农产品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加强村社、基地、农户、生产园区、种养殖企业包装运输等防护,做到生产防护两不误!”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宜君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不同形式,向全县的农业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宣传等生产技术知识,提醒大家做好疫情防护、当前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及春耕备耕工作。

宜君县其他乡镇目前也都在确保疫情稳控基础上,紧锣密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各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殖户抓紧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宜君县在抓好科学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时,统筹指导、科学设卡,为农业生产留出绿色通道,保证农用机械和村民的出入通畅,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生产的“第一仗”。

宜君县宜阳街办的扶贫工厂主要经营毛绒玩具加工。复工第一天,往日紧闭的工厂大门也已敞开,测量体温、登记、消毒已经成为每个人出入各地的必经程序。初春伊始,高大的厂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辉,员工们分布在毛绒玩具各条生产线上,每个人都身穿工作服,紧张有序的忙碌着,虽然因为疫情已经休假多日,但员工们精神抖擞,手中的一针一线都散发着耀眼的工匠精神。

“我们公司正式恢复生产以来,在确保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疫情期间的生产企业,公司严格按照防疫标准,每天厂内所有区域进行3次以上消毒,所有员工需全天、全程佩戴口罩,对外来车辆、外来人员、还有每一位员工进行准确的登记,体温的测量,以保证生产顺利的进行。”工厂负责人刘保娟说道。

宜君县强化组织领导、担当作为和责任落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动态监测县域复工进展,加快推动企业复工生产,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全面做好对接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印台区

近期,在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印台区各企业已陆续组织复工复产,到处呈现出一派“两手抓、两不误”的壮美画卷。

铜川宏大民爆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和陕煤铜川矿务局有限公司两个法人股东和27个自然人股东出资成立的一个非公企业。该公司已全面实现自动化作业,产能达12000吨胶状乳化炸药,现有员工135人。

据了解,日前,该公司员工已经基本到齐。为了尽快复工复产,公司对所有员工春节假期期间的身体状况、旅居地、所接触人员等信息,进行逐一排查、登记,还充分准备了消毒液、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在公司门口设立卡点,对厂区所有车辆和人员进出,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确保无疫情进入厂区。公司三个餐厅,实施分批分餐制,予以严格把控。

前几日,该公司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今天已经全面恢复生产。

“我们养殖场,平时就对防疫这一块很重视,也非常严格。春节期间,场里留了一部分人,以保障生产不停顿。疫情期间,我们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不允许员工外出,需要什么,场里统一采购。外人呢,是根本不能踏进养殖场半步的!”地处周陵农业园区的鑫瑞丰农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公司现养殖奶牛200头,肉牛380头,还种植80亩苹果和40多亩樱桃。近期,有30多人在上班,都是周边村上的农民。公司规定:员工进入厂区,必须进行体温检测、消毒杀菌并佩戴口罩,还要穿一次性鞋套,一天三次的消毒,雷打不动,绝对保证场区清洁安全。

津樱果业有限公司占地600多亩,经营着500亩樱桃和50余亩葡萄和其他树种。在公司附近的樱桃园里,笔者发现带着口罩的员工们正在修剪、封口(修剪后的创口由专人抹药)。

“最近,园子里的活,主要是修剪、封口、补栽、清园。虽然干活的人不太多,但果园的春管已经步入正轨。”公司负责人还说,复工以来,公司每天都要对员工的体温以及下班后的接触人员,都要进行过问、登记,还坚持对公司密集处进行一天两次的集中消杀。

在陕西鹏大实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满眼的绿色里,员工们正在忙着喷药、拉绳、打掐、分苗……该公司复工以来,在公司出入口,设置门岗和体温测量点,对所有员工坚持实名登记,要求大家必须戴口罩,一天三次的消毒,也是丝毫不马虎。

此时的樱桃大棚,已是繁花似锦。如员工们一样忙碌的蜜蜂,正在酿蜜。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好一派生动诱人的繁忙景象。

王益区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机,各地陆续发布政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正在逐渐恢复。王益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锣密鼓的抓好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分散下地耕作安全有保障

在墙下塬村,村民靳双田正在和老伴为油菜地除草,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最近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趁着天气好,赶紧出来给地除除草,我家这油菜榨出来的油可香着呢。”大棚里、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各自忙活的农户,大家表示,疫情当前,农业生产可不能耽误,干活的时候,各干各的,不聚堆聊天。虽说劳作的时候三三两两,但是呈现出了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王益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突出抓好夏田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认真开展小麦、油菜苗情、墒情、虫情调查,指导村民做好小麦中耕镇压保墒、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目前,全区小麦、油菜长势总体较好,一二类苗面积比例较往年有所提高,麦油田间管理工作陆续展开。同时,密切关注生产所需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春耕备耕物资储备,积极组织辖区农资经营户及时备足春播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据悉,今年全区计划春播0.77万亩,预计需要玉米种子21吨、化肥140吨。目前种子、化肥经销商储备生产资料充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在塬畔村,拖拉机在不停地耙地,松土、除杂草、施肥、平整土地,为春季灌溉和播种做好准备。第一书记李存刚介绍:“我们村企业合作社较多,农技专家、务工人员流动很大,现在每天除了做好进出人员登记测温,还要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

技术专家奔跑在田间地头

“人勤春来早,趁着大好时节,市上果树专家一会要来村上给俺们讲种植技术,咱们提前先准备一下。”在义兴村万丰庄园里,技术人员颜纪军一边为樱桃树拉枝修剪,一边跟前来学习的村民赵琪讲着专家要来的事。

为了加强春季果园管理,王益区农业农村局及时制定印发了农业生产、果树管理等技术性文件,鼓励村民认真学习。积极邀请市级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春季果园管理,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做好果园管理技术服务,指导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果树修剪、清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倒春寒”预警信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设施大棚检查指导,详细检查设施农业煤改电(补光加温灯、热风机)运行情况,确保低温时候拉的出、用的上、有效果、保产量。

服务农户“四支队伍”忙

“村民朋友们,疫情当前,我们春耕生产不能落下了,最近天气不错,大家可以出来到自家地里干干农活,注意啦,一定不能扎堆,做好自我防护。”在赵家塬村沟渠埝组的“大喇叭”里传来了第一书记杨杰的声音,与此同时,扛着锄头的村民刘红军正在往自己地里走着。疫情防控以来,王益区各村四支队伍积极发挥驻村优势,又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又是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值守,春耕来时,他们为了确保春耕生产不受影响,也给农用机械和村民留出了生产“绿色通道”,组织人员畅通农资渠道,确保化肥,农药及时运输到农户家中,动员引导村民战疫情,抢农时,抓春耕生产。

据了解,王益区春耕农业生产已全面开启,社区工厂正在积极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随着市场的恢复也在有序的进行着,文明塬村大棚草莓颗颗红、塬畔村樱桃花盛开一朵朵、义兴村大棚蔬菜结硕果……

耀州区

又是一年春来到,暖暖的春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闲置了一个冬天的农业机械也到了“苏醒”的时候,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春耕备耕工作开始了。耀州区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拉肥备种,播下新一年的希冀。果农忙着剪枝、农民忙着备种、技术指导队进农田、防控疫情分散种地提要求……

“今年这情况比较特殊,出门必须戴口罩,进地劳作也是2米的安全距离……”果农崔武装在做好疫情防护的情况同时,也正在自家果园修剪果树。在潦池村的大片果园里,果农们正戴着口罩、手套,拿着修剪工具正忙着修枝、拉条、扩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眼下正处于农耕备种时期,全区要求各镇(街道)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农户和各类生产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员聚集等。

春播在即,购肥备种、进田下地迫在眉睫。在这节骨眼上,疫情防控丝毫不能麻痹,春耕生产又丝毫怠慢不得。耀州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管备耕工作指导,为农民增收丰产奠定基础。“防虫、除草……区上的农业技术小队进入田间地头给我们现场指导,大家都很有收获。”村民任岗奇告诉记者。自己种了5亩小麦,由于今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在加之墒情好,小麦地里阔叶类杂草密度较大,为小麦除草是一件让他发愁的事,而农技人员的指导一下解决了难题。近日,科技小分队农技人员分组到农田相间,从小麦春管措施的镇压中耕、提温保墒、趁墒追肥、防控病虫等方面为村民们进行春耕备种的各类指导和讲解。

目前,耀州在确保疫情不放松的前提下,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积极组织农技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旱情、苗情、草情、虫情调查,为开展春季麦油管理指导提供依据,确保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全区麦油作物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已完成灌溉面积6600亩。同时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为16家农资经销企业和23家畜牧养殖企业办理了“特别通行证”,全区玉米良种储备54吨,化肥储备量2200多吨,农药储备90多吨,地膜储备30吨;组织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机械检修和维护工作,检修农业机械280台、农机具566台,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辖区各农户分散依次入园开展春季果园管理,清园面积26万亩,果树涂白基本完成,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均达到80%以上;组织农业技术服务队和专家线上培训,指导群众做好大棚蔬菜管理和春季果园管理及病虫防治等工作,积极开展预防倒春寒天气各项准备。

新区

雨水过后,新区的田间地头、设施农业大棚里一片春耕繁忙景象,麦田除草、果树修剪、灌溉、喷洒农药等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

刚刚建成的野狐坡村社区工厂新招的110余名工人将于2月26日-27日培训后上岗。

新区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春耕备耕不耽误、同推进。新区涉农部门重点部署安排农户和各类生产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和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机检查工作。一方面加强小麦、油菜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监测调查,制定技术方案,指导群众田间管理,及时开展春灌和病虫害治理。另一方面结合降雨、墒情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适时开展春季施肥和极端天气预防。在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物资储备前提下,开展种子抽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用物资及时供应运输;组织农机户开展农业机械检修,为全面做好春耕生产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近年来,新区着力壮大品牌农业产业,形成了北有野狐坡葡萄、南有陈坪樱桃的品牌农业产业格局。目前,新区樱桃面积已达1.22万亩,占到全市总面积的60%。北部的野狐坡村2015年以来,因地制宜,以葡萄栽植为突破口,先后建立了58亩的葡萄采摘园,25亩的观光示范园和23亩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全村葡萄栽植近千亩,每年每户可增收一万多元。2007年建成的新区神农大樱桃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主要以种植欧美大樱桃为主,年收入在500万元左右。2016年公司被20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指定为唯一水果供应企业,被中国园艺协会樱桃分会评选为“金樱奖·中国大樱桃十大品牌企业”,荣获第三届中国优质大樱桃擂台赛金奖等诸多荣誉。

新区在抓好樱桃、葡萄、苹果及核桃、花椒等长期农业产业的同时,把发展扶贫工厂和社区工厂作为群众增收的新门路。坡头街道办长命村、牛村相继建成以金银花、有机菜籽油、面粉等深加工为主的扶贫工厂。2月底将全面投入生产的野狐坡社区工厂,可吸纳附近300多人和村里15%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周培生 段建军 王欣婷 张文娟 任高明)

全站热点
“00”后的青春在抗“疫”中绽放

2020-02-25 16:03阅读

把好一道门 守护一座城——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西潼中队民警任楠

2020-02-24 10:08阅读

铜川:健康扶贫把脉民心 力阻“病根”变“穷根”

2020-02-22 09:03阅读

两手抓两不误 全市各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正陆续开工

2020-02-19 09:07阅读

渭南发布丨魏建锋在潼关华阴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 全力以赴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经济社

2020-02-15 22:04阅读

渭南市志愿者踊跃捐献血小板驰援湖北

2020-02-13 10:04阅读

浓情元宵送祝福 共抗疫情强信心

2020-02-10 18: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