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
渭南日报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豆鹏飞
1月27日9时30分,阳郭镇高李村的六个大喇叭准时响起:“自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澡、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务必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村民们一致表示,喇叭一项,效果特别好,天天播一下,群众都自觉地“自我隔离”了,再没有人随便串门子了。
“大家好!我是西电社区的小喇叭宣传员,今天的节目请大家继续关注……”中午12时许,在西电社区,社区副主任田甜手持小喇叭,将录播好的《新型冠状病毒注意事项》《新年话健康》等节目向群众播放。
据悉,从1月24日开始,“临渭小喇叭”、临渭区应急广播网 “大小喇叭”每天9时30分、12时、16时定时播发《致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注意事项》《新年话健康》等防疫信息。同时,村级“小喇叭”也不定时播放《致武汉返乡乡亲的一封信》《关于依法依规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公众预防怎么做》等相关防范知识和措施,让群众及时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动态。
目前,临渭区342个村(小区)2000多套大小喇叭形成防控宣传“矩阵”,让镇村干部说家乡话、说明白话,让群众对疫情防控听得明白、理解透彻,确保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蒲城县
程相彬是蒲城县紫荆街道办祥塬村一名90后年轻党员,疫情发生后,27岁的他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在村里向村民宣传有关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大家不要走亲访友,相互串门。并第一时间自发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劝导小组,每天在村里进行巡查劝导,传递最新疫情信息,宣传自我防范知识。一辆电动小三轮、一支小喇叭,全村一天跑两次,一次要把12个小组全部转完,一天下来就要跑50多公里。
劝导小组成员们表示,虽然转村宣传有点累,但是在当前特殊的防疫阶段,劝导宣传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图为程相彬骑车小三轮和劝导组成员进行巡查劝导。
记者 徐蕊 通讯员 武 瑜 摄影报道
大荔县
通讯员 党宇杰 记者 单江鹏
“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返乡群众,请您及时联系所在镇(街道)、村(社区)、单位或入住的酒店、宾馆等,主动登记您的联系方式、身体状况和旅居信息......”1月29日一大早,一阵响亮的广播声,迅速打破了大荔县许庄镇叶家村的宁静。
为了让群众更科学、更及时的了解到防疫宣传知识,村里的8个应急大喇叭每天轮番播放,对全村620户2564人实现全覆盖。同时使用流动广播进行流动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新型肺炎防疫的认识和知晓率。
据悉,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大荔县建立县、镇、村三级宣传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快速、有效、覆盖面广的特点,确保防疫知识和信息随时传到家家户户。据统计,全县17个镇(街道)辖区中,237个村的应急广播完好并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