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艳
今年的春节有些不寻常。
1月26日是农历大年初二,在渭南民俗中本是开始走亲访友、拜年聚会的日子。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随着我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不少市民选择不走亲戚不聚会,宅在家里读书、看报、看电视,在他们看来,健康年才是幸福年。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家族团聚,但出于疫情需要,今年和老人商量了下,决定放弃原本的安排,改为微信视频拜年。”市民郭伟娟说,“其实年味儿在心。只要有这份心意,在哪过年、怎么过年倒没有那么重要”。“姥姥和我们一起办了一个晚会,我还上台当了一次小小主持人,太开心了。”她4岁的孙子张宸睿说着,还向记者展示了此次家庭春晚中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品。
“相信科学,疫情面前,健康安全第一。不走亲,不访友,并不是人情浅薄;相反,电话微信拜年,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于26岁的梁可萌来说,今年春节不外出,宅在家里看电视,一家人其乐融融,也一样温馨。梁可萌打算利用春节假期,静下心来阅读充电、丰富自己。
朱丹一家原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到渭南周边短途旅行。但面对疫情,朱丹体验了一把“居家款”的春节。她表示,自己宅在家里追了几部剧、下了几次厨,陪爸妈聊了聊家长里短,同孩子谈了谈成长心事,简简单单,倒也不乏滋味。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往年火爆的餐饮业,这几天也出现了食客明显减少的情况。部分酒楼陆续收到了顾客取消聚会预定的需求。“算上别人请客和我们请客,我家原计划参加的各种聚餐聚会近10个,现在都一一打电话取消了。”市民刘先生说,“这次疫情,咱尽量在家里过年,坚决做到从官方途径了解疫情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我市城区街面上行人车辆稀少,偶尔出现的市民群众中,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戴上了口罩,但仍有一些中老年人,在疫情防控宣传铺天盖地的当下仍未佩戴口罩,让人揪心。而与此同时,在我市各县(市、区)部分镇村公路沿线,不时有值守人员对外地车辆进行逐车排查,并为外来人员测量体温。“我们村干部这几天经常在微信群给村民宣讲戴口罩、勤洗手、少走动等疫情防控知识,还要求停办红白喜事,公布了举报电话。”潼关县代字营镇南头村村民万奇凯表示,掉以轻心是愚昧之举,但也不必提心吊胆,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社会尽的最大责任。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对于广大市民而言,要相信党和政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决心和能力,积极配合倡导,做好个人防护。相信这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共同经历,也将深深刻入我们的春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