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市农业局:用乡村振兴点亮农民幸福生活

2020-01-18 08:05  铜川日报

(上接第一版)

在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我市全面推广“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合作社”典型提产带贫模式,加快高效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我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依托陕西红星美羚乳业、新希望、大北农等龙头企业建设高效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生猪、奶山羊、肉羊、奶牛、肉牛、家禽存栏分别是7.8万头、2.02万只、3.65万只、0.57万头、0.77万头、268.2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43万吨、2.23万吨、3.18万吨。

“铜川大樱桃”和“铜川苹果”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荣登“2018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铜川大樱桃”成为G20农业部长峰会指定果品,201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好吃樱桃”荣誉称号,现代果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顺利通过,是十年来我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立以来全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个旱地小麦品种。这些都是值得一提的产业发展亮点。

产业扶贫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017年6月开始我就在基地打工,每天喂两次兔子,打扫兔舍,每个月能领到1500元工资。”在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肉兔养殖基地打工的脱贫户王拴牢告诉记者,以前,光靠种玉米和打零工一年才挣3000多元,维持生活都难,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近年来,孙家贬村紧抓国家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机遇,在全市率先成立孙家贬村股份集体经济合作社,盘活村级“沉睡”资产,实施“三变”改革,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抱团发展的路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359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174个贫困村都有了2个以上的经营项目,7个深度贫困村都有了5个经营项目,贫困家庭年均增加收益2400元以上。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除了实施经营主体促脱贫这一举措外,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盯整市脱贫摘帽目标任务,抓住“产业发展、技术帮扶、主体带动”三个关键,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下大力气打造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业扶贫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23个,投资总额19.15亿元。新增水果面积8.65万亩,建成高标准双矮密植示范园8170亩,水果总达面积59万亩。新增规模化养殖场123家,规模养殖场总数达394家。设施农业播种面积8500亩,建成设施蔬菜大棚745个,食用菌大棚268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核桃、花椒等干杂果面积达到122万亩。有2个以上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12538户、38084人,占全市贫困户总数的72%,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承办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签约项目264个,涉及金额151亿元。建成铜川市消费扶贫运营中心、销售、配送网点,大力推进扶贫产品“五进”工作,打造本地消费网络,搭建扶贫产品出村进城的桥梁。

环境整治 让农村成为幸福美好家园

“自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后,家家户户门口都干净了,生活环境好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就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人的心情也舒畅了。”宜君县彭镇山岔村村民陈天万看到村子如今的变化感慨不已。

蓝天白云下,漫步在村庄里,干净整洁的道路,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被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点缀,走进我市的村村落落,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的生态田园画。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去年以来,我市以“八清一改”“八不八保”、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开展了季度、重点节假日村庄清洁行动战役,有效改善了我市村容村貌。这些成效的背后,得益于《铜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工方案》《铜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导意见》《铜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综合治理规划(2019-2022)》等文件的制定,和区县级领导包镇(办)、部门包村的抓点示范梯次推进工作机制的坚实保障。

我市投资8.32亿元在10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实施了755个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完成建设项目686个,完成投资7.6亿元。在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上,投入了3000万元,全市村庄绿化率达38%以上。全市落实保洁员2500名,新配备垃圾桶29957个,严格完成了3户配备1个垃圾箱,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要求。整治了村道、巷道220余公里,清理河道328公里、涝池73个、沟塘790个,将城郊21个村生活污水并入城市污水主管网,建成了20多处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8个村建成农村人工湿地或生态涝池处理项目。同时,印发了《铜川市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全市62个行政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目前37个村完成任务,完成721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祥和有序的农村环境,切切实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正当时。我市用足“绣花功夫”,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底子,美丽乡村建设提成色,让农村成为幸福美好家园;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树立群众脱贫信心,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多产业融合发展,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托起铜川的美好明天。

全站热点
灞桥街道召开2019年度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述评大会

2020-01-17 19:35阅读

碑林区政协委员新春慰问孤寡老人第三次走进建东街社区

2020-01-16 19:51阅读

延安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组织开展7个严打专项行动,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起

2020-01-15 21:02阅读

“中医药元素”为医改注入新动力

2020-01-14 10:03阅读

2020延安春晚两大类节目排演紧张有序进行

2020-01-11 15:02阅读

终于等到你!去西安只要1小时 西延高铁新延安隧道开工

2020-01-09 19:03阅读

“柴窑出北地” 揭开耀州窑千年出身之谜

2020-01-08 10: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