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以服务品质提升助推文化旅游发展——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郑怀璋答记者问

2019-12-23 15:02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高红伟

澄城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刘家洼东周遗址,在国内影响甚广,引得前来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旅游品质提升年里,澄城县如何在落实中助推旅游文化发展?近日,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郑怀璋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郑局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澄城文化旅游资源整体情况。

郑怀璋:提到澄城,很多人都会想到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其实除此以外我们澄城县还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魏长城遗址、良周秦汉宫殿遗址、尧头窑遗址、城隍庙神楼和精进寺塔。依托这些文化遗产,澄城已经成功创建起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和龙首坝、县博物馆、城隍庙神楼、良周秦汉宫景区、吴坡现代农业观光园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与这些物态化的文化遗产相媲美的还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澄城水盆、澄城面花、汉武帝庙会和洪拳鼓等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我们在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过程中,很好地将这些宝贵财富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有机融入到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当中,彰显出独有的特色。

记者: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澄城县都打造了哪些特色旅游产业?

郑怀璋:好的,我首先要介绍的是尧头窑遗址,该遗址为国家保护单位,占地4平方公里,内有很多陶瓷遗存,被称作是中国古窑的“活化石”,还有一种说法是“露天陶瓷博物馆”。尧头窑从唐代开始烧造,到今天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可谓是千年窑火不熄。她容纳了中国民窑发展的全部历史,可观看可感悟的东西很多。尧头窑最著名的产品是她的黑瓷,古朴粗犷、大气沉稳,体现了强毅质朴的民族精神,被誉为“黄河之精,华夏之灵”。其次,是以良周秦汉宫殿遗址为依托打造出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这里的历史文化更加深厚,魏长城遗址、刘家洼古芮国遗址和汉武帝庙都在秦汉宫殿遗址附近。省上已经在良周设立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考古基地,带动兴起了“研学游”热潮,不仅是县市的中小学生,每年暑期,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考古专业的学生也会来到刘家洼墓地开展实习研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再次,是红色旅游资源,澄城是革命老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澄城曾经发生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遗留下一批革命旧址,像壶梯山战役旧址,由彭德怀、王震指挥的解放关中的第一仗就是在这里打的;西北野战军在澄活动的多处遗址,包括平城会议遗址、雷家庄会议遗址等;还有1936年冬,澄城地下党响应西安事变而被反动武装镇压的崖畔寨遗址和澄城烈士陵园、良周陵园等一批革命纪念地。如今我们正在重点打造壶梯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并对西北野战军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努力让澄城红色精神在全县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大放异彩。

记者:落实旅游品质提升年活动,澄城县都采取了哪些举措?今后目标是什么?

郑怀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景区品质,特别在尧头窑景区,我们更加重视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建设,在展示陶瓷文化、增加互动体验、烧制技艺活态传承等方面不断创新,力争让游客在尧头窑能够看到和体验到更多的文化内涵。我们还对城隍庙神楼进行了硬件设施升级,油漆彩绘、安防技防等措施更加完善;以创建国家三级馆为抓手,正在对澄城县博物馆进行内部改造提升;投资1800万元的魏长城遗址修缮保护工程也已经全面开工。二是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选择有条件的景区通过开展文艺表演、采摘体验、体育竞赛等观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提振观众的兴趣点,增加景点的吸引力。三是围绕旅游“六要素”,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仅对澄城水盆羊肉、麦子泡等一些饮食品牌及澄城樱桃、黑瓷等农产品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把产品本身质量做好,还对住宿、停车、旅游厕所、道路标识等进行改进和规范,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感到安全、方便、满意、舒心,不断提高游客在澄旅游的满意度。

全站热点
鄠邑区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双拥模范城创建动员会

2019-12-23 10:20阅读

华州有种白草莓 养在棚中人不识

2019-12-21 13:06阅读

长安区26个公园获奖征名公布暨颁奖典礼举行

2019-12-20 11:30阅读

市检察院组织学习违规收送礼金整治文件

2019-12-18 15:09阅读

华州区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19-12-16 22:03阅读

@老乡 12340来了,给你一个点赞延安的理由

2019-12-14 09:11阅读

阎良区赴高陵第二幼儿园参观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9-12-12 15: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