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三项工作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编织加工、基料加工等技术,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立千亩示范片9个,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49个,建立万吨秸秆加工厂3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2%。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编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推行沼气、有机肥生产等工艺,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对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进行搬迁或关闭,建成养殖小区沼气202处、大中型沼气49处,总池容108万立方米,年处理粪污、秸秆等废弃物近400万吨,年产沼肥313万吨,全市1689个小型养殖场建设基本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1.3%。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效果显著,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试验示范,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0万亩以上,去年化肥用量53.6万吨,下降1.99%;推广应用黄板及太阳能诱杀、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统防统治260万亩次、绿色防控335.2万亩次,去年农药使用量659.62吨,减少3.08%。农业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农业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监督员制度、承诺与报告制度、督查考核制度,重点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化肥农药减量、畜禽养殖污染和秸秆综合利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制定农业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岗位责任清单等,夯实岗位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农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803个、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35个,制定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24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31个产品获得绿色认证,64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汉中大米、城固蜜桔、洋县黑米、略阳乌鸡、留坝蜂蜜等21个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