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洁 郭雷
近日,我市民营企业家、民建会员胡铜发被民建中央授予“民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胡铜发今年57岁,是铜川亚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常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多年来,他把这一价值观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扶贫济困,并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近三年,胡铜发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入股分红,共为1100多名困难群众带来经济收入300余万元,同时,通过捐款捐物帮扶王益区和印台区敬老院的老人以及21名贫困大学生。
1996年,胡铜发从铜川矿务局下岗后开始艰苦创业,2008年他创办了亚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肉牛养殖至今。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铜川现代农业养殖领域的龙头企业。
为脱贫扛起一面旗
2016年初,胡铜发自愿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当时正是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刚刚拉开大幕。一直默默从事慈善事业的胡铜发有点激动,他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充分认识到民主党派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于是主动请缨,率先承担了印台区红土镇寇村和金华山村36户94名贫困群众的结对帮扶工作,为民建、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扛起了一面旗帜。
为了把扶贫工作做扎实,并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他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的整体发展情况和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动员、培训,教他们劳动致富。他招聘贫困户进公司就业,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饲草。同时,对贫困户通过公司进行入股分红,使贫困户人均年增加收入3000余元,带动效果明显。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还另外给予资金补助,对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学生,进行助学捐款,受到广泛称赞。
随着自己实力的增强,在脱贫攻坚方面胡铜发的想法更多了,他要带动全市更多贫困群众致富。今年5月,他牵头成立了“铜川市肉牛产业联盟”,并针对铜川地理气候特征,引进青贮饲草双茬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全市农村贫困群众仅借助这一平台,实施“粮改饲”就可为135家养殖企业种植饲草万余亩,年可创造价值1400万元。
胡铜发做慈善事业很多年了,但他扶贫济困捐款捐物从不留名,他的默默付出很少有人知道。可好事做得多了,总会被人发现。2015年,铜川市王益区慈善协会知道他的善举后,吸纳他成为慈善协会理事。自此,他觉得自己责任更大,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助人为乐。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胡铜发创办的铜川亚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转型升级阶段,肉牛养殖规模由过去的500头将逐步扩大到1万头。公司将秉承“同发展,共富裕”的企业精神,计划对全市2800户贫困群众进行扶志扶智,实现共同富裕。
胡铜发认为,一个人富算不上富有,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所以“共同富裕”成为他的理想追求。他所说的“大家”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公司的员工、铜川所有的肉牛养殖户和饲草种植户。
为了让员工们都能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尽快富裕起来,他导入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不但实现了员工的致富梦,企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期,作为铜川市肉牛产业联盟的理事长,胡铜发每天起早贪黑,开着车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地行走在铜川的广大农村,义务对所有肉牛养殖户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走访,了解铜川市肉牛养殖现状,掌握养殖户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目的是,发展铜川肉牛集群产业,让大家报团取暖,也为市政府有关决策提供依据,为所有养殖户在技术、管理、资金上提供帮助。他的走访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虽然十分辛苦,但心里是满足的。一个月来,他共走访调研肉牛养殖户100多家。
铜川一直保持着肉牛养殖这个传统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肉牛养殖市场前景越来越好,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朝阳产业,村民们发展该产业的愿望愈发强烈。但是,肉牛养殖不像其他养殖,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市场交易复杂,造成很多养殖户下苦多却效益不佳。为了帮助广大养殖户克服困难,让铜川肉牛产业迈上规范化、规模化快速发展轨道。联盟成立半年来,他出钱出力,义务为养殖户、饲草种植户提供服务,受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胡铜发是矿工子弟,从小家里生活困难,再加上后来下岗和艰苦的创业史,形成了他同情弱势群体和助人为乐的性格。
为了生活,1996年胡铜发下岗后在创业路上艰难跋涉。他卖过煤气灶、茶叶、编织袋,开过影像部、游乐场,种过香菇、药材,挣过钱,也赔过钱,一路摸爬滚打,商业思维渐渐成熟,看准了肉牛养殖,事业越干越红火。但是,胡铜发生活依然很朴素,即便现在,他做公益愿意花几十万元,但自己却开的是很旧的面包车,穿着也十分简朴,住的还是20多年前买的一室一厅的老房子。
胡铜发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早在15年前,他还在创业的困难时期就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和队员们一起经常到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动员社会力量向贫困大学生捐款助学。平时,他也是个有心人,比如只要发现哪里道路不通,哪里有安全隐患,他都要联系相关部门汇报,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无论是作为一名民建会员,还是一位民营企业家,胡铜发都认为自己应该主动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他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工作,乐于奉献、扶贫济困,给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目前,他自掏腰包承担费用,正在深入农村就铜川肉牛养殖情况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广大养殖户、种植户争取政策支持,发展壮大铜川肉牛养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