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开展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牵头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9-11-22 10:06  安康日报

一、执行大格局基本形成。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加强工作联动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促进建立联动合作长效机制。市委政法委将基本解决执行难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共同支持的执行工作大格局在全市初步形成。

二、执行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目前,全市法院已实现执行案件全部纳入网上办理,达到了全程留痕、全程监管和流程节点全覆盖。执行管理平台实战应用已经常态化,三级法院确定专人办理管理平台业务,加强执行监管,确保督办事项件件有着落、及时能回复。执行信息查控系统全面运用,初步实现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房产、土地、证券、保险、工商、船舶、国税、地税、中国银联等财产信息的查控;积极推动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查控,实现地方银行网络冻结存款功能,全力推进不动产网络查控分平台建设,用好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

三、失信联合惩戒威力逐步显现。按照省法院与省发改委等44家单位印发的《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及时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鼓励县(区)法院积极创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布方式,不断拓宽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渠道,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信用惩戒工作新常态,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迫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开始以来至2019年10月,限制高消费8559人次,在电视、微博、电子公众平台、执行系统和城区LED屏、公交、电梯等200多张户外显示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5224人次,屏蔽1695人次,撤销332人次,并从政府采购、招标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惩戒限制,生效法律文书自动履行率逐年提高。

四、执行工作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按照现代执行理念,先后建立健全执行三统一管理、立审执协调配合等10项工作机制,先后出台执行信访案件办理、规范诉讼保全案件办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悬赏举报、律师调查等10个规范性文件,切实规范执行行为,把执行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结合执行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明确执行人员的工作职责,划清权力边界,着力解决消极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开始至2019年10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2665件,执结20652件,执结率91.1%,执结金额27.6亿元。

全站热点
全省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商洛市召开

2019-11-22 03:05阅读

陕西省命名第三批旅游示范县渭南市大荔临渭榜上有名

2019-11-21 11:59阅读

高玉超同志深入各村检查指导村级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

2019-11-20 16:29阅读

碑林区召开迎十四运·城市管理推进会

2019-11-19 09:51阅读

安康智慧治理平台获评“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2019-11-17 16:01阅读

奔着问题去 盯着问题改——市人社局“三支撑三防止三不留”抓好主题教育调研整改

2019-11-15 12:27阅读

渭南市政协就重点提案进行带案视察

2019-11-14 10: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