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建光 赵毅钦)吊瓜蚕桑好,花椒喷喷香。前不久,市财政局派驻西乡县子午镇王家坝村工作队荣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消息传到王家坝村这个“花椒之乡”,全村干群十分欣喜。
近年来,市财政局帮扶团在王家坝村倾力打造“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发展吊瓜420亩、蚕桑335亩和“双耳朵”花椒,打造村民绿色“银行”,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该局帮扶团由市综改办牵头,市财干校、市支付局、市财政评审中心参与。市综改办作为帮扶部门,在帮扶王家坝村时,首先对全村情况认真进行了摸底调查。该村237户627人,其中贫困户78户225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如何破解瓶颈?帮扶团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制订了首先夯实基础、随后培育产业的发展路径。
过去该村只有1.9公里公路,雨天一片泥泞。帮扶团通过实施一事一议,硬化村组道路2668米,其中,列支6万元用于贫困户入户路建设。过去全村只有11盏路灯,帮扶团投资30万元安装48盏路灯。
该村出产优质的“双耳朵”花椒,其味麻、香,滋味悠长。帮扶团组织村民在房前屋后空地上栽植花椒树,努力把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吊瓜产业,广泛宣传种植吊瓜奖励补助政策。带领村民发展蚕桑产业,流转土地220亩、修建1200平米蚕室,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种植桑叶,农户以土地流转形式入股,并吸引农户入园务工创收,其中贫困户38户。
产业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仅吊瓜产业一项,村民就创收84万元,40余户群众从中受益。贫困户贺新红在帮扶团的帮助下,种植吊瓜13亩,平时还到合作社给桑苗锄草施肥。农闲时,他还到西安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贫困户荷兰军因残致贫,在帮扶团干部的鼓励帮助下,养羊100多只,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并住进了易地移民搬迁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