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渭南扶贫在行动|火红的“柿”业比蜜甜

2019-10-25 12:15  渭南日报

记者 张绚丽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霜降前后,富平县漫山遍野一片通红,一堆堆、一串串的柿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几天,曹村镇马家坡村三组的贫困户罗海龙忙个不停:买筐子、添置削皮机、悬挂绳子、托熟人找帮工……今年的柿子丰收啦!

因病致贫

罗海龙今年38岁,中学毕业后,辍学在家的他跟着父亲学种庄稼务果树,辛苦一年换来的收入,凑合能维持全家人的开销。

2014年冬天,罗海龙的父亲因慢性冠心病、高血压住院,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病情刚刚得到控制,母亲又被查出患中度脑梗。为了能让父母早日康复,罗海龙不仅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还硬着头皮四处借钱,家里一下子陷入了苦境。

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罗海龙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有人帮扶,在村里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罗海龙心里却难受极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躺在破旧的窑洞里用被子捂住头号啕大哭,“咱有手有脚,脑子也不比别人差!为啥要戴上‘贫困户’的帽子?”

为了早日还清借款,脱贫摘帽,罗海龙响应当地政府发展柿子特色产业的号召,将目光放在了自家的3亩柿子树上。

产业带动

“七沟八梁一面坡。”这是当地人形容马家坡村的一句口头禅。

“以前靠种庄稼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没想到柿子产业发展起来后,我们靠种地也能发家致富。”采访中,罗海龙告诉记者,2017年柿子收获的季节,随着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题材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的热播,马家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了,每天从西安、汉中、洛阳、武汉等地赶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罗海龙家的300多斤优质柿饼也跟着卖了个好价钱。

有了好产业,还要有好技术。为了将自家的柿子树管理好,2016年冬天,罗海龙利用农闲时节报名参加了初级职业农民培训。《柿子水肥一体化管理》《柿子树疥壳虫预防》《柿饼霉变的预防》……整个培训下来,他光学习笔记就写满了7大本,考试成绩全班第一,面试答辩优异,顺利拿到了初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2018年10月,罗海龙的3亩柿子比往年多收获4000多斤,而且个头大、果实饱满、颜色鲜艳,以每斤3.5元的价格被客商全部收购。

柿子产业带来的甜头让他下决心大干一场。同年冬,罗海龙与邻村的一户柿子园主人签订了承包合同。如今,他承包的10亩柿子长势喜人,明年将进入挂果期,“柿”业将会越来越红火。

热心乡邻

因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平时的科学管理、精心呵护,罗海龙的柿子园在全村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不少乡亲前来取经。

前段时间,柿子即将成熟采摘,不少村民的柿树叶却大片大片地卷曲,尤以马校玲家的情况最为严重。担心影响明年柿子挂果,她立即联系罗海龙帮忙查看。

得知消息的罗海龙在仔细查看后告诉马校玲,造成树叶卷曲的主要原因是今春大旱,水肥严重不足,现在到了盛果期,水肥等营养跟不上,只要今冬按时冬灌、科学施肥,就不会影响明年柿子产量。马校玲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他不仅能吃苦,爱动脑筋,还是个热心肠。”在马校玲和许多乡邻眼里,罗海龙是村里少有的好后生。“不管谁家的柿子树有啥问题,只要给海龙打个电话,他再忙也会抽空来帮忙解决。”

好日子有盼头了,人说话的底气也足了。提及今后的打算,这个敦厚的中年汉子信心十足:“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柿子树务好,多结好柿子,再加工成好柿饼,力争卖个好价钱,早点将贫困户这顶帽子摘掉!”

全站热点
不忘初心勇担当 文化活动促脱贫 ——王益区专题文艺扶贫系列演出进乡村侧记

2019-10-25 10:22阅读

阎良区:擦亮“金字招牌”助力更好发展

2019-10-24 15:27阅读

市公安局“八个坚持”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19-10-23 19:12阅读

灞河新区党政办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榜样4》

2019-10-22 16:40阅读

省总工会来安康市调研工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2019-10-21 15:04阅读

柞水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助力脱贫攻坚

2019-10-19 11:12阅读

铜川市首场党史进校园活动举行

2019-10-18 08: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