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打造农商互联互动“延安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019-09-25 17:06  延安日报

为加快推进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延安市商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延安市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实施方案》,设立五项工作任务,计划通过6年持续努力,建立完善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农商互联互动延安模式,引领全国农商互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现状

【基本原则】

整体谋划设计,分类组织推进。围绕五联的重点任务,根据延安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基础条件等,分别规划安排具体的承载项目。

打造特色模式,总结推广应用。整合各类研究资源,建立高层次专家智库,对各方面探索形成的经验模式进行总结评估、完善提升,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在五联方面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形成农商互联延安模式,引领全国农商互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国际市场和国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提升5%以上,流通环节费用占农产品价格的比重降低5%以上。到2025年,在苹果、红枣、核桃等优势产品主产区建设10个农产品集配中心,新增50万吨冷藏库、50万吨分选加工场,购置50辆冷藏运输车,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开设50个延安地产品牌专卖店,主要农产品分拣分选、冷藏冷链、品牌营销、精深加工等设施体系健全完备。

【特色农产品】

2018年,全市苹果、蔬菜和粮食产量分别达到289万吨、108万吨和69.6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45.6亿元,增长5%。其中,苹果产业实现了基地县整市全覆盖,成为全省第一,全国仅有。目前,延安苹果种植面积已突破350万亩,产值百亿元。建成智能选果线56条、智能分选苹果6.9万吨,品牌直销店销售苹果3.27万吨,营销额4.23亿元,苹果平均售价4.24元/公斤以上,较上年提高1.0元/公斤。另外,延安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截至目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挂果面积达到37万亩,年产量达18.5万吨,产值达11亿多元,纯收入6.7亿元,枣农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

延安黄龙核桃产自素有黄河绿洲之美誉的黄龙山,个大皮薄,仁饱色浅,取食方便,品质上乘。2001年,黄龙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09年5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龙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黄龙县核桃种植总面积突破28万亩,2018年,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3亿元。

【经营主体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18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51家,认定家庭农场1508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8家、省级示范社103家、示范家庭农场217个,认定市级示范合作社306个,示范家庭农场414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44家。其中,获得自营出口权企业32家,果品经纪人达9405人,果品总贮藏能力达到150万吨,其中冷(气)贮能110万吨。建成果汁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果醋深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1.43万吨。果网、果袋、果箱等关联企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内直销窗口130个。品牌授权企业、合作社达到427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6个,洛川苹果获国家驰名商标,品牌评估价值提升至72.88亿元,较去年提升3.68亿元,延安苹果品牌评估价值69.6亿元,名列全国苹果品牌第二。

【培育龙头企业】

陕西华蒙子午通、洛川美域高、洛川顶端、富县绿平、延安黄土情、峁圪垯、延川锦春等,其供应链特点是专卖店+公司+基地+农户。从生产到加工,从设计到品牌,从仓储到销售,全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延安苹果、红枣、小米、核桃等农特产品畅销广州、深圳、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东南亚、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苹果年出口量达到20多万吨。

【冷链物流园区】

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有6个,其中:宝塔区3个(枣园大华物流园区、阳光农产品园区、延百河庄坪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安塞区2个(沿河湾物流产业园、安塞寿光农产品物流中心);洛川县1个(洛川苹果物流集散中心),商贸物流配送中心9个,普通物流运输点40个,顺丰、申通、圆通、韵达、宅急送等多家国内著名快递连锁企业先后入驻延安,基本形成了以宝塔区为中心的商贸物流集聚区和以洛川为中心,覆盖黄陵、富县的苹果专业物流集聚区。

主要任务

【基地抓起,做大产业】

持续加强果业生产基地建设。每年培育优良苗木500万株以上、新建果园10万亩,重点支持市级现代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和矮化基地建设。推进水、电、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套滴灌、喷灌、集雨窖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设施和防雹网、防冻窖等防灾设施。扩大政策性苹果保险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加大苹果冰雹、晚霜冻害、风灾等灾害性责任保险投保力度。建设一批自动气象监测站和病虫监测站,灾害性气象及病虫害发布平台实现全覆盖。在有条件的示范基地开展智慧果园和果业大数据建设试点,提高苹果产业数字化水平。

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代管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果业经营体系。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果农采用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生产托管、园区带动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果农管生产、合作社统基地、冷藏分选初加工、龙头企业精加工和营销的产业格局。

加快农业产业后整理步伐。支持涉果、涉枣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建设智能选果线、冷气库、冷链储运体系和果品物流中心,发展一批冷链物流公司,建设一批果品产地分级销售集散市场和电子商务服务站,提升苹果、红枣分选精准度和冷藏冷运能力,促进果品贮藏增值和优果优价销售。加快后整理业务指导和技术信息服务。编印后整理设备及运行服务指南,指导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选择适宜设备和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后整理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后整理培训,协调选果线生产企业建立售后服务网点,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

加快果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出台果品精深加工和关联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果品脆片、果汁、果脯、果酒、枣汁、枣酱、枣干等精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果袋、果箱、果网、果木、物流、中介、劳务等关联配套产业,积极培育保健、医药、航空、美容等高端加工产业,促进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鲜果年深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重点围绕苹果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培育支持苹果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采取直供直销、会员制等多种销售形式,形成苹果从基地到餐桌过程中的储藏、运输、销售全程冷链无缝对接的物流体系。依托洛川苹果产业园区和延长白家川工业园,建设区域性苹果冷链物流中心,延伸冷链运输物流配送。以苹果、日常消费品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标准托盘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支持与标准托盘关联的叉车、货架、月台、运输车辆等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促进上下游设备衔接,逐步形成托盘应用标准体系。

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县、乡、村三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覆盖率均达到100%。引进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的农村发展项目,构建垂直型平台服务体系,与顺丰优选、惠农网、天天果园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网上营销渠道。

【培育企业,龙头带动】

壮大龙头企业。市上重点扶持年经营收入5000万元以上果业企业10家,支持引导洛川美域高、延安中果等企业挂牌上市,切实增强果业企业经营能力。到2025年,新创建和认定国家级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果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果业龙头企业50家以上。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0个、省级30个、市级60个,新创建省级家庭农场15个、市级60个。到2025年,全市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300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达到5000个。

【做强品牌,抓好保护】

培育两大苹果品牌。着力打响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延川红枣、黄龙核桃品牌。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经营机制,支持各类品牌主体争创陕西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努力提升品牌农产品规模和效益。

加强品牌管理和保护。做好苹果、红枣等品牌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和认定,加强农产品原产地保护,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

【质量监管,追溯把控】

严格投入品源头管控。推行投入品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果园专用绿色环保农药产品目录,建立可追溯机制。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苹果、红枣、核桃等农产品的生产、储运及加工、市场流通等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加强全程质量监管,促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对接。积极搭建苹果、红枣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加大监督抽检和例行监测力度,定期发布监测信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创新营销,扩大市场】

瞄准重点市场。在巩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高端市场基础上,扩大东南、华中地区市场,开拓东北、华北市场,全面开拓欧美、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扩大延安农产品出口份额,努力构建延安农产品市场新格局。

完善营销网络。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发力,完善提升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功能,使其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苹果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播、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中心。以一线城市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新建200个以上品牌专卖店,实现营销网络化。支持中国供销延安农产品物流园建立大型苹果交易和期货交易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建立展销中心,支持网商、网店发展,努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

创新营销方式。依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广交会、东盟博览会、丝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积极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品鉴会和品牌推介活动。推广互联网+创新运营模式,推动苹果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方式。

全站热点
碑林区法院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2019-09-25 12:01阅读

延安市依法追缴“大修基金”1.1亿元

2019-09-24 17:08阅读

众志成城持续攻坚 聚宝美丽乡村建设彰显新风采

2019-09-23 18:34阅读

新区坡头街道办:金银花和花椒成为群众脱贫法宝

2019-09-22 08:14阅读

吴铁:不断提升夜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2019-09-20 13:02阅读

云梦堤社区:党员树模范 掀起文明风

2019-09-19 10:06阅读

灞桥中心校召开体育教师会议,安排本学期重点工作

2019-09-17 17:3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