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葛广东:
推进双方合作 扩大合作成果
本报记者 郭璇
“举办扶贫产品交易会加快了铜川脱贫攻坚冲刺步伐,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进一步巩固了铜川脱贫攻坚成果,铜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先行一步,主动作为,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建立了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加快全市奔小康的步伐。”9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葛广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葛广东表示,全国供销是一家,盐城和铜川的供销合作优势得天独厚,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思路上、措施上一直有对接和交流。盐城地域广大,人口较多,市场也较大,希望今后铜川的农场主、企业负责人带着优势产品到盐城召开专题推介会,更大范围地推进双方合作,扩大合作成果,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为铜川特色和优质农产品在盐城设立直销窗口,集中展示展销,直接服务于市民,提升铜川农产品的美誉度。
谈及今后两地的供销合作,葛广东说:“中央1号文件确定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目标后,我们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方面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交流,互促共鉴,共同提高。在推进农产品流通上开展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东台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很早就与耀州、宜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苹果等主要农产品经营方面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我市也把铜川的优势产品在全市范围内全方位进行更加广泛的推介,不断扩大合作成果,利用盐城网络网点优势,建立巩固交流的渠道,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谭彦玖:
利用药王资源 发展中医农业
本报记者 陈秀
在2019年铜川市扶贫产品交易会上,记者有幸与受邀参会的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谭彦玖交流。他说,这样的扶贫产品交易会虽然也是农产品销售会,但效果大于普通意义上的丰收节,这种用销售拉动产业的方式,是推动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好抓手。
“当地政府领导亲自挂帅,为农产品‘吆喝叫卖’,摆摊位、设场面,用特殊的口感风味和大家对药王山的情怀,呼吁大家向着健康大农业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给当地的农民、农产品谋出路,也是在农业发展思维上的转变。”谭彦玖对铜川市扶贫产品交易会给出高度评价。
谭彦玖不仅是省科技厅土壤专家、国家植保专家,而且对农业具有深层次的认识和科学性实践。对于铜川的农业发展,谭彦玖说,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乡,近年来着力发展中药产业,打造健康养生城,以及旅游城市的转型发展……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凭借药王中医资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维,牵头打造中医农业,如中医苹果、中医樱桃、中医植保,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农业,从而使扶贫产业长效发挥。
谭彦玖对于铜川的樱桃产业有所了解,结合自己在农业方面的研究,谭彦玖说:“铜川的樱桃已经有所规模,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最紧要的是利用土壤改良的方法提高樱桃品质,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福州市陕西商会会长尹文霞:
打响品牌农业 助力产业扶贫
本报记者 郭颖
“铜川这次扶贫产品交易会办得好、办得及时,是让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的一种扶贫新模式。”福州市陕西商会会长尹文霞说。
福州陕西商会成立于2016年,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积极整合秦商的各种资源,加强与当地政府、兄弟商会和家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凝聚智慧,发挥陕西在人才、自然资源、技术的整体优势,促进两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这次我们一行十余人过来考察参观,大家对印台苹果、宜君核桃、乳酸菌鸡蛋等很多产品都很感兴趣,先初步了解一下,后面有意愿合作并建立长期关系。”尹文霞说。
尹文霞说,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是产业脱贫的最关键环节,同时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创建也至关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她建议要主动引入新模式,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做好农产品的推介营销,帮助贫困地区推送产销信息,让更多人了解铜川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扶贫项目明晰化,制定精密周到的销售计划,创新与商会、大型商超的对接模式;打造铜川地标性的农业品牌,培育特色产业,发挥优质产业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我是咱铜川人,一心想帮助家乡做点事。扶贫产品交易会为我的这一想法创造了条件。希望铜川扶贫产品交易会持续举办,借此努力打响铜川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铜川农产品走进大城市。”尹文霞说。
西安市盛路中小企业家创新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弛:
让铜川中药材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本报记者 郭雷
“我们联合会在印度尼西亚有5家公司,而且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团队。印尼人非常推崇中医,印尼的中药材需求量大,我们期待着在这届扶贫产品交易会上有所收获,让铜川的中药材产品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月21日,西安市盛路中小企业家创新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弛接受采访时说。
西安市盛路中小企业家创新联合会是由西安30家优秀民营企业共同发起具有创新思维、全球经济视野高度的企业家资源服务平台。联合会旨在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化经济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能真正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中。
铜川是药王故里,近几年又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张弛告诉记者,联合会将以参加此次扶贫产品交易为契机,寻求和铜川的中医药企业开展合作。“目前联合会已经和二十多个国家和三十余家商会签约战略联盟,我们愿意在铜川政府的指导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搭起铜川和外国企业的桥梁。”张弛建议铜川要加大中草药产业发展,形成种植、加工、服务一体的产业化体系。
谈到本次扶贫产品交易会,张弛说:“我们参加了很多产品交易会,但扶贫产品交易会还是首次参加。我觉得铜川市政府的这项举措非常好,是为老百姓事谋福利,因为很多农民在生产方面是迷茫的,种什么、卖给谁、卖多钱都是问题。而扶贫产品交易会可以帮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并带来订单,群众可以通过订单来生产,从而避免产销难题。”
盐城市三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为海:
“把铜川苹果推向长三角地区”
本报记者 王艳
“铜川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全市扶贫产品交易会,全面展示脱贫攻坚和‘三农’发展最新成果,让更多的优质农特产品被大家了解。在我看来,这是利民利企的大好事。作为现代化农业企业,我们会全力以赴发挥好桥梁作用,把铜川苹果推向长三角地区。”9月21日,盐城市三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为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我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他还表示,能作为受邀嘉宾来铜参加扶贫产品交易会,感到非常荣幸。
在谈到投资意向时,缪为海说,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铜川交流对接,盐城三禾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零售模式发展为战略,以供应链服务为目的的集食品加工、冷链仓储配送、品牌运作、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公司,是江苏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是世界级多种水果最佳优生区,这里出产的苹果品质非常高。在经过进一步考察后,公司有意向在铜川寻找企业或者合作社进行合作,投资果品冷库、建设果品基地,利用公司成熟的销售渠道和资源帮助铜川果农打开长三角地区市场,为铜川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大效益。缪为海说,开办下一届扶贫产品交易会时,他还会介绍更多的企业来铜。
作为参会客商,铜川投资环境也是缪为海关注的重点之一。“给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为我们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来铜投资兴业,对于挖掘铜川本土水果产业潜力意义重大。”缪为海说。
坡头街道办牛村“第一书记”郑丹:
“交易会上,我们签订了150万元的金银花购销合同”
本报记者 李由
“这次扶贫产品交易会上,牛村与渭南市蒲城县欲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万元的金银花购销合同。能在扶贫产品交易会上揽到大单,村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在这次扶贫产品交易会的新区展台上,新区坡头街道办牛村第一书记郑丹极力推介牛村金银花系列产品。
牛村现有村民665户,总人口2324人,全村耕地面积5320亩,其中果园面积28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99人,在册贫困户26户56人,贫困发生率为2.4%。
郑丹是市妇联的一名女干部,担任牛村第一书记三年来,她走村入户,深入调研,了解群众的困难及需求。针对牛村贫困人口特点,郑丹带领村两委,以“四支队伍+合作社+贫困户+订单”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在她的带领下,村上成立了以制作灯笼和手工艺品为主的铜川新区富农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里的妇女提供了家政和月嫂工作岗位。同时带动全村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如今,牛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近200亩,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300亩种植面积。郑丹在2018年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
郑丹说:“我是第二次参加扶贫产品交易会了,接下来我还要带着我们的产品去参加杨凌农高会。希望我们的金银花系列产品能够拿到更多订单。铜川扶贫产品交易会用消费扶贫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对产销对接、招商引资和产品出村进城具有重要意义。今年铜川举办的扶贫产品交易会在包装、推介模式上更加新颖。我认为交易会是把供需双方衔接起来的好办法,希望继续举办。”(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