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新区坡头街道办牛村刘小平家时,恰逢刘小平从村民家补车胎回来。“这会儿该给羊喂食了。”和他交谈中得知,他和妻子张娟养了14只羊,过得忙碌又幸福。
刘小平今年45岁,家里经济基础差,又缺乏技术,生活一直很窘迫。张娟说:“我婆婆因病卧床30年,我和丈夫照顾她,不方便出门打工,以前我家每年的收入就靠几亩地和过年做点小本生意,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5年村里将刘小平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能够让刘小平家的生活尽快得到改善,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刘小平家享受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产业分红等多项优惠政策。刘小平说,党的政策好得很,救了他们的急,但要把日子过得更好还要靠自己辛勤劳动奋斗。
脱贫要有门路。在全市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正是靠着这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靠着一双闲不住的手,一双跑不软的腿,一股用不完的劲,刘小平家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在党的好政策的扶持下,刘小平在2016年脱了贫,将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我是村上的护林员,每个月收入600元。2017年10月开始,我夫妻俩利用闲余时间做灯笼,2018年6月份的分红大会上我俩共拿到分红2000元。”刘小平喜滋滋地说。除了养羊,刘小平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栽植了樱桃、花椒、金银花,种了小麦、玉米,平日里打些零工,电焊、补胎、压面,他在生活中成了多面手。
村主任王宏亮介绍,牛村现有村民665户,总人口2324人,全村耕地面积5320亩,其中果园面积28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99人,在册贫困户26户56人,贫困发生率为2.4%。针对牛村贫困人口特点,牛村发展“四支队伍+合作社+贫困户+订单”模式,成立了以制作灯笼和手工艺品为主的铜川新区富农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里的妇女提供了家政和月嫂的工作岗位,并带动全村发展特色中草药种植。如今,牛村金银花面积近200亩,预计在今年年底实现500亩种植面积,使金银花成为全村村民的“致富花”。
现在的刘小平见谁都是笑呵呵地,生活中的他更有自信了。他说:“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政策的扶持,我相信只要我们自己再加把劲,努把力,早日脱贫致富,过上更幸福的日子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