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希望的田野|红星村的美丽变迁

2019-09-23 09:14  渭南日报

记者 王珂

地处渭南中心城区西边的渭南高新区白杨街道办红星村,曾经是有名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红星村积极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实现了跨越式转型。

“四化”工程让村子变得更美丽

“以前村里的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后来,打了水泥路、安了路灯、再种了花草,村里一下干净漂亮了,人出行也方便了。”今年69岁的黄开运是土生土长的红星村人,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老人感慨万千。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红星村村道以前的写照。特别是阴雨天,泥泞不堪的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十分不便。

2004年起,红星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对35条巷道进行硬化整修,实现了户户都通水泥路。针对村民关心的吃水难问题,修建水塔6座,打深水井6眼,确保自来水接通到户,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还栽植各类花卉57060棵、绿化路面16120平方米、安装路灯165盏。

原本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原本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的村子现在夜里亮堂堂……通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使红星村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党建引领让群众住得更舒适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曾经红星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写照。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村里大量土地被征用。

2018年5月底,红星村启动了一、二、三、五组拆迁工作,涉及600余院宅院,时间紧、任务重。对此,红星村成立由村“两委”班子和村里党员为主的拆迁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为群众做好思想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随着群众陆续搬离,租住地分散,为此,红星村建立了拆迁过渡期跟踪帮扶群众管理机制,从党委到支部、从党员到搬迁群众进行网格化管理。

“我们从每十户中选出一名村民代表,并且在党委班子、各个支部、各个村民小组设立专人负责,通过一级抓一级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一户不漏。”红星村村委会主任黄百庆说,“各级负责人和村民代表要定期进行入户探望,对村民遇到的生活困难及时予以解决和反馈。”

通过网格化管理,不仅发挥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还让搬迁群众搬而不散、迁而不孤。

产业调整 让村民过得更滋润

征地拆迁使红星村逐步褪下农耕外衣,披上了城市的五彩霓虹。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成为了红星村的头等大事。

红星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建成了8.5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同时成立经济合作社,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铺租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由村民入股,村上统一管理,村民不仅每年能享受分红,而且有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为了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给群众创造更多效益,红星村还招商引进了“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目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红星美凯龙广场已进入招商阶段,正式运营后将成为红星村乃至渭南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46岁的红星村五组村民姚金莹,没拆迁前在家里经营小旅馆,拆迁后,姚金莹通过技能培训班取得了月嫂资格证。“我现在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有了这个证,还能为家里多带来一份收入。”姚金莹高兴地说。

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红星村先后三次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累计培训村民120余名,帮助5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抓党建、促民生、强经济、促发展。通过居住环境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力,红星村华丽蜕变。“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干好实事,提高村民收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对于红星村未来的发展,红星村党委书记王少红心中早有谋划。

全站热点
陕西省暨安康市全国科普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主场活动启动

2019-09-22 18:00阅读

市司法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2019-09-21 18:04阅读

区新经济发展中心参加全省互联网大会暨数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2019-09-20 18:53阅读

民政政策进万家活动走进富平县老年公寓

2019-09-19 11:07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月·质量开放日”活动

2019-09-17 19:25阅读

紧急部署,立即行动,席王街道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

2019-09-16 11:38阅读

超350名采购商将参加2019渭南国际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

2019-09-12 21: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