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宁强产业扶贫十模式助农增收促脱贫

2019-09-21 13:01  汉中日报

(通讯员 刘炳林)金秋时节,宁强县二道河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又到了采摘期,256个大棚里整齐的摆放着一层层菌袋,小雨伞状的香菇布满菌袋,贫困村民们在这里不停的采摘鲜菇,过秤和装车,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贫困村民刘小云说:“来这个园区的贫困户可以参与种植香菇,可以进行托管,还可以务工和务工再投入,每年每户都能有1万多到4万多的收入,如期实现脱贫稳当又轻松。”

该县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县上坚持把产业扶贫模式范例总结推广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出订单生产保底回收、产业园区示范带动、资源资产入股分红、菌业托管畜禽寄养、中蜂养殖借蜂还蜂、茶园管理反租倒包、银杏种植联户发展、新兴经济电商带动、休闲旅游民宿引领等十种可复制、适推广的经验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为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县上先后出台《宁强县2019年“3+X”产业扶贫计划》《宁强县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暨“三变”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奖补办法》《宁强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构建“3+X”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从贫困户到合作社、从到户产业到合作社产业,全方位、一条龙给予政策支持。

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做好规划布局的同时,积极依靠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平台,组建8支专家技术服务队107名技术干部,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及接受能力,分层分类施策开展技术帮扶,实现产业技术帮扶、技术干部包联、普及性技术培训、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四个全面覆盖”,确保每个产业贫困户都能掌握1-2门生产技能。各镇根据贫困户发展能力和意愿,坚持分类施策,培育壮大到户产业,对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支持从事适度规模种养业,对发展产业能力不强的贫困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利益联结方式,将其嵌入产业链中,带动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6.5万亩,覆盖贫困户1753户5066人;发展袋料香菇5000万袋,椴木香菇木耳1.57万架,羊肚菌1300亩,覆盖贫困户921户2927人;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7.78万亩,覆盖贫困户7642户25044人;以干果、畜牧、蔬菜、中蜂、猕猴桃、烤烟等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达1.04万户。

该县禅家岩镇以“政府+合作社或能人大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方式,出资购买蜂群及良种蜂王,免费发给合作社或能人大户饲养以扩大养殖规模,安排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到大户或养蜂合作社边务工边学习养蜂技术,一年后将繁殖的同等数量的蜂群再分发给有一定技术基础的贫困户饲养,实现中蜂数量、产量、效益倍增效应。目前,该镇已通过该模式发展养蜂户410余户,养蜂6000多盒,其中带动贫困农户养蜂900余箱,户均增收5000余元。

全站热点
丹凤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认证”

2019-09-21 09:04阅读

新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活动

2019-09-20 11:08阅读

延安将举办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暨信天游全席大赛

2019-09-19 15:01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月·质量开放日”活动

2019-09-17 19:25阅读

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自强路扎实做好城市治理重点工作 全力营造良好节日环境

2019-09-16 16:05阅读

白水县开展节前畜产品专项检查工作

2019-09-13 10:06阅读

华州区为1328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2019-09-11 21: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