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董瑛飞和他的菜农们

2019-09-18 11:08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郑直

“有董瑛飞在,我们再也不愁菜卖不出去了。”对于大多数华州区的菜农来说,陕西省劳动模范董瑛飞的名字如雷贯耳,这是咋回事呢?

这件事还得从5年前说起。

那一年,董瑛飞回到华州区赤水镇陈家村东屯组看望父母。他看到家乡的蔬菜大面积滞销,莴笋8分钱一斤还没人要,菜农们愁容满面,万般无奈,只能忍痛让菜白白烂掉。

见此情景,董瑛飞的心犹如刀绞。那一刻,乡亲早出晚归、风吹日晒侍弄庄稼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何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网上为父老乡亲打开一条卖菜的销售渠道?”毕业于中国管理软件学院的董瑛飞十分熟知网络上的世界。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他对家人宣布:“我要辞去白领工作,回来当庄稼汉!”

对于很多人家来说,子承父业或许是件美事。但是,对种了一辈子菜的董瑛飞的父母来说,这绝对是件怎么都想不通的事。

“你是个大学生,应该在城里坐办公室,咋能回到村里当农民呢?”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父母深知庄稼人的辛苦,心里怎么都转不过这个弯儿,实在不愿意让董瑛飞回到农村和土地打交道。

面对家人的反对,董瑛飞反倒更加坚定了回家打拼的决心。虽然他嘴上不再多说,实际上他已经看到了无限商机。

曾有人说,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天才,只要把他放到合适的地方去。此话不假,回到农村的董瑛飞不但为自己开启了人生的春天,更为菜农们带来了灿烂温暖的阳光。

董瑛飞要以实际行动告诉乡亲们网上销售的快速便捷,尽快把积压的蔬菜销售出去减少损失。他及时与各大网站联系,大力宣传华州无公害蔬菜。很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8个地区的客商来到华州区拉菜,积压的莴笋被一抢而空。

小试牛刀就取得了预期效果,给董瑛飞增加了无穷的动力。2015年,莲花白、豆角和往年一样如期上市,却出现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情景——客商上门、车流不断,往年卖8分钱都没人要的莴笋卖到了5角钱,豆角卖到了1.5元,家家户户收入上万元……那时那刻,菜农们的心里共同感激着一个人——那就是董瑛飞。

看到儿子回来之后,村里卖菜的行情变得这么好,董瑛飞的父母也不觉得他回农村有什么不好了。相反,他们认为自己的儿子就适合在农村打开一片天地。

华州白萝卜远近闻名。但是在2015年却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由于未选好种子,加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致使白萝卜积压卖不动,甚至有不少群众赌气毁掉满地的萝卜。

紧急关头,董瑛飞再次大显身手,及时在各大网站发布消息,使华州区的萝卜卖得一点不剩。那一年,董瑛飞帮助群众网上销售蔬菜9千多吨,助农增收1200多万元。

正是遵循这样的卖菜经,不到两年时间,董瑛飞从一个城里的上班族,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精明的庄稼汉,唯一和其他农民不同的就是平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拿着手机就是看着电脑,到处联系客户。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董瑛飞发动部分菜农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开始引导菜农向专业化发展,从此村里少了很多打牌的闲人,多了很多钻研农业的“土专家”。2016年董瑛飞被评为“华县十大好人之星”,2017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我是陈家村的大学生更是陈家村的儿子,有义务帮助乡亲把菜销售出去,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乡亲都富裕了,我的心里才会快乐和安慰。”一番话,道出了董瑛飞对乡亲和脚下的土地那深深的感情。

全站热点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月·质量开放日”活动

2019-09-17 19:25阅读

渭南各地紧扣“农”字做文章 喜迎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9-09-17 10:11阅读

阎良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2019-09-16 11:26阅读

苏陕协作为宁强脱贫攻坚提速增效

2019-09-12 19:01阅读

政策护航 服务保障 莲湖区人社局赴西大街管委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2019-09-11 17:46阅读

长安区政府召开第十九次区长办公会

2019-09-10 09:30阅读

五加二白加黑 尽全力创国卫 阎良区市场监管局助力航空基地勇夺全市开发区第一

2019-09-08 17: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