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脱贫攻坚|古稀羊倌脱贫记

2019-08-29 11:11  渭南日报

记者 张伯阳

近日,在蒲城县兴镇干部的带领下,车子开了不远就来到了北村。第一次见刘金芳是在她家的羊棚边上,消瘦、颤抖、步履蹒跚、喜笑颜开,这是她给人的最初印象。她今年已经70岁了。

有些人70岁就是喝茶、遛弯、逗鸟、看鱼,有些人70岁就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但70岁的刘金芳却主动挑大梁当羊倌。

2014年,刘金芳65岁,由于丈夫早年去世,三个女儿都外出打工,自己文化水平低,而且患有帕金森病和冠心病,仅仅依靠打零工和圈养的三四只羊糊口度日,生活非常拮据。

面对刘金芳的情况,镇村干部心里非常着急,2014年经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精准识别程序,将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人常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刘金芳来说,面对年迈多病的身体和摇摇欲坠的房子,她觉得幸福的生活离她太远,脱贫致富的希望太过渺茫。

包户干部闫永江和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轮换着去她家做思想工作。给她讲国家的好政策,讲身边脱贫的典型故事,讲种植养殖的好办法。

镇党委、政府着力加大抓党建促脱贫力度,将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因村因户分类施策,明确脱贫方式,强化村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采取“专业合作社(党委)+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重点发展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见效快、收益高的种植业、养殖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镇村干部经过多次走访了解,和刘金芳沟通商量之后,认为养殖奶山羊这条路可行。

自从奶山羊住进刘金芳的家,她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帮扶干部也经常给她联系县上的畜牧专家和养殖大户,学技术、学经验,刘金芳的奶山羊养殖干得风风火火。

兴镇北村村委会主任王军说:“你是没见当时的情况,老刘屋里都没个站脚的地方,现在她思想转变了,养羊劲又大,还给村里的其他贫困户树立了榜样。”

“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咱不能一直拖后腿,我还能干几年,只要身体好,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刘金芳说着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201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在镇村干部的多次协调下,通过村产业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为她发放两万元贴息贷款,帮助她扩大养殖规模。买羊、盖棚、再买羊,如今刘金芳家已经有40余只奶山羊,一年下来光羊奶收入就很可观。

兴镇干部王军鹏见刘金芳家成堆的羊粪,又赶忙托人联系专门收购羊粪的买家。连羊粪都有了“下家”,刘金芳更是开心得不得了。“下半年我准备把刚下的羊娃卖了,把贷的钱一还,明年挣下钱了再买羊。”刘金芳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县镇两级政府积极推进易地搬迁政策实施,逐步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刘金芳的老房子已经很多年了,年久失修。帮扶干部几经协调,帮刘金芳争取到易地搬迁政策。

养羊让刘金芳有了收入,省吃俭用也能攒下不少钱。村委会和包户干部又为了她家新房装修的事跑前跑后。2018年9月,刘金芳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提起她的40多只奶山羊,喂羊、除粪、挤羊奶,刘金芳浑身是劲,她知道这是她以后幸福生活的源泉。

提起新房子,做饭、烧水、打扫卫生,刘金芳满眼的幸福,她说要在这亮堂的新房里看着孙子娶媳妇。

全站热点
安康高新区 高质量发展引领高速增长

2019-08-29 09:08阅读

西乡百日决战掀“六到”扶贫热潮

2019-08-28 13:06阅读

谭家街道前往蓝田灞源镇开展扶贫工作

2019-08-27 16:43阅读

张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掀国卫复审督导攻坚新攻势

2019-08-26 11:40阅读

脱贫攻坚丨高振虎:脱贫致富报党恩

2019-08-24 10:07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召开窗口单位强化作风建设推进会

2019-08-22 22:25阅读

团市委推送3名创业青年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

2019-08-21 18: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