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政府新闻办8月28日组织召开的延安市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黄宇杰通报延安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同时,还就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了详细通报。
与会人员在甘泉下寺湾采油厂现场采访清洁井场建设
黄宇杰说,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源头管控、标本兼治、重点突破、防治结合的原则,围绕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注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圣地蓝成为延安一张靓丽的名片,全市水环境质量呈整体改善趋势,荣获2018年中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延安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进气化延安建设,实现大唐延安热电厂对市区12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完成市区235台燃煤锅炉改造和533家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全面落实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治理责任,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扬尘治理设备,基本实现城区工地扬尘治理六个100%和城市无尘式清扫保洁降尘。2018年底,我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为315天,达到历史最佳。今年上半年,在气象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优良天数达到146天,保持在全省第三位,省考主要因子PM2.5改善位居全省第一。
甘泉下寺湾采油厂作业区
在推进碧水保卫战中,延安实施了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先后投入20多亿元,启动164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目前建成69个,在建61个,新建污水处理厂(站)46座,同时还完成了277个规模养殖场配套治污施设建设和267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此外,扎实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水源地专项整治等10项工作,完成安塞、子长3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市污水处理厂等9个污水厂提标改造正在建设;完成延川县雨污分流工程,其余县区正在建设。创新开展了涉水涉危企业三公开一上传工作,有效遏制了企业偷排、暗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处在全省前列,特别是王瑶水库水源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甘泉下寺湾采油厂工人正在进行清洁井场建设
我市从2018年开始启动净土保卫战,现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580个,完成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 100个,共回收农膜、反光膜10209.18吨,建立废弃膜回收网点、垃圾兑换银行326个。黄宇杰说,在净土保卫战中,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净土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清洁井场25492个,建成率69.17%,清洁矿井13个,建成率27.7%。
在开展青山保卫战中,延安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完成《延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勘界立标工作,全市7个自然保护区3个完成勘界工作,2个已签订勘界合同;启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线一单;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专项督察和执法检查,推进自然保护区居民搬迁,杜绝非法养殖,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严禁乱批乱建乱采乱挖。
黄宇杰在总结时表示,在四大保卫战中,今年1-8月,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0470人次,检查企业2436家次,检查治污设施1460台套,立案处罚312件,同比增长39%,罚款4032.96万元,同比增长324%;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3件,拘留28人;追究部门相关责任人6名,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23名。(记者 张春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