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仁历)近年来,我市始终遵循统一应用系统、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追溯信息的要求,以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双覆盖为目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双覆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早行动,创机制,抓示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5年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管理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工作。在三品一标生产企业、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及示范社中择优选择标准化程度高、产业基础好、产品竞争力强的基地率先开展双覆盖试点。同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纳入市政府、市农业局对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年度考核范畴,考核分值分别占1分、10分,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建平台,统标准,抓规范。2017年,建成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和十个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分平台。农业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互配合,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内容、统一数据格式的三统一标准,采用二维码防伪技术,建立起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为核心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使市、县两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覆盖,有力促进了全市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销售份额的提升。
严把关,广宣传,抓实践。追溯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覆盖企业坚持谁开具、谁负责的原则,严格生产过程管理,建立自律性检测室,完善食用农产品入市登记、质量查验、购销台帐等制度,坚决清退查处不合格产品,严把管理关。同时,通过视频新闻、网站、报纸、杂志等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大力宣传双覆盖管理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常识,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主动索要购物凭证,积极溯源维权,放心消费,形成社会共治共管共赢的浓厚氛围。通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提炼出了精准开具企业是基础、统一开具模式是关键、对接市场监管是核心、建立巡查机制是保障、企业和监管双赢是目的的安康模式,为全省实现双覆盖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终端220家,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55.7万份。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基本达到全覆盖,主要农产品全面实行了质量安全追溯制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