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五届夏季峰会,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落户我市,照金半程国际马拉松赛升格为国家级赛事,药王山景区被命名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市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1%和21.7%。
优化服务保障,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八办五组”工作体系,制定印发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聘请和管理办法》,聘请50名特邀监督员。建立行政服务容缺受理机制,实行行政服务“绿色通道”。研究编制《铜川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426项行政事项明确标准性规定。编制了《行政许可项目通用目录》,核定行政许可事项市级292项。大力推进“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等工作,减免各类税费7.67亿元,新设企业刻章实现政府买单,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企业分别增长46.23%和82.3%。我市荣获“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荣誉称号。
优化公共服务,打造高质量民生福祉。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网,各类民生支出增长13.31%。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2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4%。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改造提升城市道路,打通“断头路”和病害路段修复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铜川博物馆、铜川大剧院等文化场馆加快推进,书画公园对外开放。美丽乡村创建村、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开工项目386个,完成投资4.3亿元。改善农村公路118公里,全市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46元。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深入开展各类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事故下降18.75%。
实干而笃行。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克难攻坚、奋力突破关键期的铜川,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牢牢扭住项目“生命线”,夯实产业“硬支撑”,壮大区县、园区、景区“主阵地”,做好开放“大文章”,提升环境“软实力”,始终保持实干奋斗的姿态,枢纽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夯实,门户经济的动能进一步增强,流动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