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将老品种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

2019-08-05 09:05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郭璇

很多人都喜欢“小时候的味道”,也在不断追寻着“小时候的味道”,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村民郑小军也是“小时候味道”的忠实追寻者,它不仅追寻,还种出了有着小时候味道的老品种西红柿,并靠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7月23日,记者见到郑小军时,他正拿着一打厚厚的快递单子联系发货。“这些单子都是今天要发的货。”郑小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普通包装十斤一箱,精品包装十二枚一盒,价格都是65元,包邮价格在75—85元。即便价格比普通西红柿高一些,且没有在网络平台上售卖,但郑小军家的西红柿不愁销路且供不应求。“6月到8月这段时间是销售旺季,每天能卖800—1000斤西红柿。买我家西红柿的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尝了以后觉得好,就送给亲戚朋友。”郑小军说。

郑小军一边划着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客户的微信转账信息,一边说:“这个顾客是汉中市的,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已经买了一万多元的西红柿了。”“这个是西安人,去年来这里游玩时品尝了西红柿,当时就要了20盒,到现在也已经买了一万元左右了。”……

郑小军的顾客将老品种西红柿介绍到了全国各地,黑龙江、北京、甘肃、广州等地都有订单。也正是这些老品种西红柿,让郑小军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2011年搞运输的郑小军因为一些意外事故背了一身账,当时可愁坏了他,亲戚为他介绍了份月工资5000元的工作,但他拒绝了。因为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人都在找小时候的味道,当时灵光一闪,于是在村上承包了一个大棚,种起了老品种西红柿。可做什么都不容易,第一年失败了,他没有气馁。这些年他到杨凌、山东、江苏等地学习管理经验,市县组织的公益性学习他也经常参加,还通过专业培训成为了一名职业农民。

郑小军不断学习、摸索,技术越来越成熟,西红柿的产量和质量也更有保障了。去年,他自己拥有了6个大棚,还成立了马咀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近20个大棚,每个大棚都统一品种、销售、技术、管理等。2016年,郑小军终于还完了欠款,2017年他在村里买了两套房子,还买了一辆车,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老品种西红柿一年四季都有,一年可种两次,一棚年产约3万斤,可是这些西红柿中约五分之二都会出现裂纹。老品种西红柿属于软果,皮薄,易烂,再加上特殊天气影响,裂纹更严重。这是一个技术难题,但相对于以前已经改善很多了。”郑小军说。对于这些有裂纹的西红柿,郑小军的处理方法是送亲戚朋友、送顾客或低价销售。

8月1日,郑小军申请入驻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商户,想通过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老品种西红柿。“咱铜川把大棚樱桃品牌打出去了,我想努力把老品种西红柿品牌打出去,让更多人尝到老品种西红柿的原汁原味,后期想多出去学习,把西红柿裂纹比例降低。”郑小军告诉记者。

全站热点
区委书记王浩带队督导检查临潼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情况

2019-08-04 11:20阅读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

2019-08-03 19:03阅读

全省社会领域项目储备推进培训会在安召开

2019-08-02 18:05阅读

渭南市召开2019年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

2019-08-01 21:11阅读

区委常委、武装部部长郭军政到谭家街道泘沱社区检查指导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2019-07-31 18:41阅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成功开展左心耳封堵术

2019-07-30 12:04阅读

延安市国资国企上半年改革及经济运行工作会召开

2019-07-28 11: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