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俊 郭飒
我市中小学生共44.2万,其中汉滨区12.8万。全区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均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留守儿童数量约4.3万。其中又有近5000人一年或半年才能与父母团聚一次,有近2万名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管或托付给亲戚朋友:这是汉滨区教体局统计的数据。
山大人稀,基础薄弱,中小学生数量多,这些现实问题不仅给汉滨区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更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6月12日在汉滨初中大礼堂举办的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上,汉滨区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启家校共育的社会化实践。
时隔一年,实践进一步升级。2019年5月28日,汉滨区家庭教育云平台应用正式启动,首批74所学校进行试点,占全区243所中小学校的30%。组织方还特意安排74所试点学校各选派3至5名家长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经过一年的酝酿和试点,汉滨区期望借助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的方式,在家庭教育领域有所作为。
在家校共育社会化实践中试水前行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虽然目前,各种家庭教育理论众说纷纭,但其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这一观点,早已达成共识。
理念的深入人心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如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却很难找到一条捷径。
心理咨询师焦省莉认为,家庭教育遇到最大的难题包括,家长意识不到在孩子成长中,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往往以学习为重,而忽略其它;家长教育方式简单,不懂孩子的心理,也无法真正地给与孩子恰到好处的关爱和支持。
家校共育,前提是孩子父母也要掌握教育规律。在乡村小学工作了多年,汉滨区双龙小学校长陈受选对此感受颇深,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不仅需要提升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更需要接受系统的教育。
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构建良好父(母)子(女)关系沟通+理解。这是去年6月28日那场家庭教育报告会上,北京知子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子花教育)创始人曹廷珲讲的核心内容,被誉为杰出教子密码。这场报告会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多数家长还表示报告会上听到的案例似乎就是自己平日里的表现,听了有一种给自己松绑的感觉。还有家长表示,在安康很少能听到这样有感染力的讲座。
而让记者更为关注的,是在会上,汉滨区教育优先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副区长缪红艳代表区政府与知子花教育签订的家校共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从汉滨区教体局了解到,签约以来,主要以选派各校骨干老师到西安、北京等地参加知子花教育主办的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为主。同时不断推广家校共育的理念。据统计,截至去年,汉滨区开展家校共育的中小学实现了全覆盖,每学期接受家庭教育专题辅导的师生及家长超过20万人(次)。
2018年5月,汉滨高中作为试点学校,在区教体局的主导下,率先开启了互联网+家庭教育模式试点,并在教师中试用家庭教育云平台。据汉滨高中党委副书记陈满琴介绍,学校于今年6月22日成立家长学校,将云平台正式对家长启用。从前学校只能通过家长会的形式给家长上课,时间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云平台的应用,将给家长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途径,对家庭教育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进步。陈满琴还表示,后期,学校将通过各年级、班级的家委会制定家长学习计划,分配任务进行考核,促进家庭教育见成效。
家长无门槛,有孩子就成为家长,但不一定能够胜任。今年5月28日,在家庭教育云平台启动仪式上,汉滨区副区长缪红艳曾这样说。她还进一步阐述了汉滨区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她说,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汉滨区建立家庭教育云平台就是政府致力解决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统一的举措。
按照协议,汉滨区今后将与知子花教育合作,通过家庭教育云平台,采用互联网+教育的服务方式,为试点的学校和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推动家庭教育的全覆盖、常态化。
先行一步的汉滨区能否走出一条适合安康家庭的路子?
记者了解到,汉滨区开启的家庭教育社会化实践模式,是有相关政策支持的。
1月18日,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上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早在 2017年4月,汉滨区便成立了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缪红艳任组长,教育、妇联、财政、公安、团区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统筹领导全区家校共育工作,研究制定区级层面的家校共育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同时定期听取专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等精神,科学制定了《汉滨区家校共育行动2017至2020年规划(试行)》,紧扣基础建设年、质量提升年、品牌建设年三个阶段,从指导思想、项目目标、序时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事实上,汉滨区各中小学校,在探索家校共育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记者从区教体局了解到,汉滨区于2016年6月加入了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区,在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上有所创新,则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唯一的新教育实验挂牌校培新小学的家校共育工作更是走在了全区前列。迄今为止,培新小学的共读共写共成长新父母征文比赛和书香家庭评比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6届,其倡导和引导家长深度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等家庭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此外,其他学校也都有各自特色。果园小学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周家长沙龙家长讲堂故事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进校园活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制作了《好习惯带回家家校联系手册》,并坚持做到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汇总,每学期一评比;汉滨初中定期开展亲子交流、感恩父母等主题活动;汉滨区幼儿园、汉滨小学、红旗小学、江北小学、恒口小学等校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微党课、家长故事汇、优秀家长评选等活动凝聚学校老师与学生父母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带动学生健康成长。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学校也都将家校共育作为关注和推送的主要内容之一。
汉滨区教体局局长喻楠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汉滨区一直致力于亲师合作,家校共育,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学校、家庭、社区互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社会教育为补充,学校教育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力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力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学校教育反哺社会,具有健全机制体制和良好社会氛围的家校共育汉滨模式,实现区家校共育工作理念普及化、制度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指导专业化、内容系统化、手段信息化。
可以看出,在与知子花教育合作以前,汉滨区已经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而此番合作,应该是对家庭教育社会化实践的一次升级。这也成为各方尤其是学生家长有所期待之处。
移动宝典如何对接汉滨十几万的学生家庭?
一款手机软件,涵盖了认知发展、习惯养成、情绪管理、品格发展、社会关系、家庭教育在内的六大板块内容,可为家长提供按照年级分类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工具,普及家庭教育常识。家长只需通过特定的激活码登录,便可获得这个移动宝典。
记者了解到,这款手机软件名叫知子学堂,是由知子花教育开发的家庭教育数据库和在线咨询辅导平台。在5月28日的仪式过后,知子花教育副总经理蒋柯达将平台二维码投放到会场大屏幕做演示。但记者扫码后,尚未出现相关登陆页面,因此未能深入了解平台内容。
据汉滨区教体局人事股股长张劼介绍,启动仪式过后,知子花教育还将与各校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才能获得激活码登陆使用该平台。该项工作预计在8月底9月初启动。
蒋柯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协议约定的原则,知子花教育将进一步深化与汉滨区的战略合作关系,倾斜帮扶力量,持续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发展壮大。一是尽快普及家庭教育云平台项目,实现全区家长学校云平台全覆盖,为学生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二是组织提供更多的专题讲座,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将最新、最优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学校和老师,增强家庭教育本领。三是加强各方沟通交流,从中总结好做法,宣传新亮点,对家庭教育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及时指出、及时指导、及时解决。
对于即将到来的云平台,多数受访家长和老师均表示很期待。汉滨高中西校区教师、同时也是二年级学生家长的吴老师认为,目前很多家长通过网络自发学习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做法可取,但学习内容参差不齐,他不赞同全盘接受。他希望知子花教育平台能够更专业、更实用一些。汉滨区培新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知子花教育平台落地以后,她希望多举办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构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性的亲子家庭教育局面。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或讲座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是家校共育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汉滨区果园小学王婷老师建议,今后学校通过加强宣传,把更多的家长吸纳到这个平台,共同探究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让平台不仅仅是存在电脑里、手机上。
记者注意到,5月28日的启动仪式上,汉滨区副区长缪红艳强调,要尽快推进云平台项目全覆盖,且不能收学生一分钱。并要求知子花教育协助培育全区的专业心理老师队伍。
学校要做好联系、引导、服务工作,通过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打造家庭教育品牌;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主动参与培训,运用理性的观念、正确的方法和健康的行动,全面教育引导孩子,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责。汉滨区教体局局长喻楠这样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对学生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
辅导学习时常常影响亲子关系。对广大家长而言,困扰一年级学生妈妈陈女士的这一问题或许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正是网络上戏谑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事实上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辅导作业的确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家庭中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问题。如今,借助于汉滨区家庭教育云平台,希望广大家长的这一困扰能够得到纾解。
让我们共同见证美好的时刻!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向在场的老师和家长说道。这一美好时刻能否早日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很幸运,拥有全市最多学生家庭的汉滨区选择了知子花教育;不那么幸运的是,一旦选择了知子花教育,是否就意味着只能选择相信它?
如果汉滨区和知子花教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记者想来,他们应该会感到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