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助学”,一群游子的故乡情

2019-07-26 11:04  铜川日报

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芳

2015年,“铜川助学群”首次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印台区举行,为玉华街道办事处辖区内30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金6000元。

2016年,“铜川助学群”为印台区108名贫困学生捐助助学金2.16万元。

2017年,“铜川助学群”携手北京“小爱也温暖基金会”为耀州区、印台区和宜君县共捐赠小爱包2000个、新华字典2000本、机器人3个,总价值16万元。

2018年,“铜川助学群”把第10批助学金4.17万元送到了宜君县189名家庭困难学生的手中……

“铜川助学群”,一个普通却又温暖的群体。2014年,在北京打拼多年的付璇竹跟几个高中同学聚会闲聊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咱得为家乡做点事情”!于是,几个人简单商量过后,就建了一个QQ群,之后也建立了微信群,主要目的是帮助家乡的贫困学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捐助活动。

此后,“铜川助学群”承载着一群游子对家乡最朴实的热爱,一次又一次地为家庭贫困的孩子送去了希望。

“助学”不光是掏钱的事儿

“20年前,我在外地工作,一直没有时间陪伴母亲。所以,我每次回家都会塞给母亲很多钱,总觉得这样会是一种补偿。但是,母亲却常常告诉我她不需那么多钱,反倒是让我多去帮助那些矿区生活困难的孩子。”付璇竹回忆道。于是,大约从2000年开始,她每年都会拿出5万元用于捐资助学,但也仅是“拿点钱出来”。

几年后,老人离世,付璇竹回忆母亲过往的教诲,才突然明白“她的初衷不是让我为了捐钱而捐钱,不是让我例行公事!”她说:“我们家以前住在焦坪矿,我经历过一个矿区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也亲眼目睹过一个孩子因为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遭遇……我的一次捐助,不仅仅是对一个贫困家庭当下的帮助,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我想,如果我再多上点心,结果会不会更好?”

为了实现对母亲的承诺,付璇竹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帮助家乡的贫困学子。

“为家乡做好事,也算我一份!”

“为家乡捐资助学这样的好事情,你别老自个一个人做呀,也算我一份!”2014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付璇竹的同学们听说了她做的事情,也都纷纷想要加入进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在付璇竹的提议下,经过大家的商量,“铜川助学群”正式建立,各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资助贫困学生。而随着大家资助时间的延长,资助款项、金额都在慢慢增多,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一个原本只有5个在外地工作的铜川人活跃的助学群,目前已经发展到成员有300多人,受助学生将近5000名。“这个群里的热心人士现在不仅仅局限于咱们铜川游子,更带动了许多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苏州等地工作的热心人。”付璇竹告诉记者。

爱心一旦“种”下,就会生生不息

“记得今年1月7日那天,有个陌生人加了我的微信。他说自己是我当年资助过的一个孩子,现在自己有能力了要给我返还当年的资助款,然后去帮助别的贫困生……当时我就哭了,因为特别感动,也觉得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值得的!”付璇竹回忆说。

据了解,“铜川助学群”的成员们之前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不要求受助学生联系资助者,后来他们发现这种想法具有片面性,于是从2018年开始,受助学生与资助者可以自行联系。付璇竹说:“孩子们得到帮助后表示感谢,这是一种礼貌。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解答一些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此外,成员们还和受助学生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待他们成年且有经济能力后,资助两名贫困学生,或者将善款捐给学校,帮助困难学生。

爱心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生生不息。在付璇竹的影响下,还在读高中的女儿也很早就参与其中,并把自己每年的压岁钱都捐给了困难学生。同时,女儿还影响了许多同学参与,同学又带动家长参与。

“起初,我们这个助学群只是几个好友想为家乡做点事建立的,如今参与进来的热心人越来越多,我们会加强规范措施,优化管理模式,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今后,我希望有更多的铜川人加入进来,这才不负‘铜川助学群’这个名字。”付璇竹说道。

全站热点
临潼供电公司带电消缺送清凉 客户满意忙点赞

2019-07-25 19:20阅读

“一线督导,坚持整改”--谭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姚常宝带队督导辖区创文工作

2019-07-25 15:44阅读

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议召开

2019-07-24 17:02阅读

铜川市2019年第二季度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率居全省第一

2019-07-23 11:01阅读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

2019-07-22 08:09阅读

万科幸福里社区就迎国卫复审工作通报问题j及时进行整改

2019-07-19 19:43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三季度党建工作例会

2019-07-18 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