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明强
20年,一个平凡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出了一个不平凡的自我;20年,吴玉良在宜君玉华酒厂技术、质量监督工作岗位上走出了平凡中的精彩。
2000年,吴玉良来到宜君玉华酒厂工作,没想到这一干就让他从31岁的大小伙变成了天命之岁的中年人。从陌生到熟悉,从激情到冷静,吴玉良很快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白班,小夜班,端午值班,中秋值班,春节值班;从家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值班室……值班守生产线,除了紧盯产品质量还是产品质量,枯燥、乏味、寂寞随之而来。而面对这一切,多年培养出的坚韧品质让吴玉良不轻言放弃。他把值班当站岗,把产品生产线当阵地,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任何影响酒品质量安全的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门心思干工作,做事一根筋。”、“俗话讲‘树挪死、人挪活’,可他却在一个别人眼里没前途的工作上,埋头干了20年。”朋友们这样评价他。
好在付出总是有回报的,2008年,吴玉良被任命为玉华酒厂的总经理。当上了“官”,越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每次新技术升级改造,吴玉良都积极参与,一边看一边学,不懂的就查,不明白的就问。他通过自学,能够独立编写酿造技术文件和方案。每次工程开工,他都是负责人,每天和施工人员一起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常事儿,他利用自学的知识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检验,居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有酿造管控系统工程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2012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在家中已经睡下,保卫值班室打电话告诉他生产设备出了故障。吴玉良放下电话就赶往车间,检查发现监控设备一直处于报警状态,不能正常生产,远在上海的维修单位,最早也得第三天才能赶到。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吴玉良决定自己动手排除故障,他钻进监控台下,一点一点地查找问题,凭着平时学习掌握的知识,经过近三十分钟的排查,终于使监控恢复了正常。多年来,因为他刻苦学习专业技能,成了保障生产的业务骨干。“老吴爱学习,喜欢动脑筋,特别是在工作上更是能文能武。他的学习劲头,单位里的年轻人也比不了。”同事对吴玉良如此评价。
工作中,吴玉良喜欢总结思考,撰写的调研文章和工作信息多达上百篇。他还把质保条例编成《安全质保三字经》:“质保员、责任大、守库房、保安全、按时到、交接清、四人在、签字明”,“勤练兵、专业精、遇情况、不慌神、按预案、处置灵……”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同事们的喜爱。
吴玉良因工作踏踏实实、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先后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