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商南切实发挥茶产业的脱贫带动力

2019-05-20 10:05  商洛日报

(李治军)“公司每年带动周边的贫困户130户,仅茶产业一项,能使这些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5月9日,在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马泉山万亩白茶基地,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超介绍道。这是商南县茶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缩影。

近年来,商南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园区化建设、机械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强化政策支持,扶持重大项目,着力实施品种改良、加工技术等“革命”,加速转型升级,力促茶产业在脱贫带动力上实现跃升。

商南县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茶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的均为紫阳群系种,以种子点播为主,种子杂,叶子厚薄不均,茶叶品质不够好。2016年,商南县被确定为陕西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后,该县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依据市场需求和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着力实施品种改良,引进了龙井43、乌牛早、中茶系列、安吉白茶、黄茶、黄金叶等新品种。经过试种,把龙井43、中茶、乌牛早、陕茶1号、安吉白茶确定为该县的适生品种予以大力推广,先后新建无性系茶园3.2万亩。这些新品种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发芽大小整齐、发芽早、内质丰富、氨基酸等含量高,便于制作高档茶。同时,对老茶园实施改造。通过推广无性系良种和改造老茶园,商南县茶叶的整体质量大幅提升。

伴随着品种改良,商南县引进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中,投资主体由以往缺技术、缺资金的普通农户,转变为有资金、有技术、有设备、有人才、有市场的企业或合作社。目前,商南县茶产业龙头企业有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达35家,茶叶加工厂97家,有茶叶技术人员100多人。依托这些,该县茶叶加工由过去家庭作坊加工向现代化、清洁化、规模化加工转变,加工种类由过去仅能加工绿茶一种,发展到现在加工白茶、青茶、黑茶、红茶、绿茶五大类茶产品,茶叶加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转型升级中,县上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茶园务工、扶持建茶园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还吸纳大量人员从事茶叶加工、实体店网店销售等。

截至目前,商南县茶叶建园面积25万亩,可采摘面积19万亩,丰产茶园12万亩;商南茶的品牌价值为3.04亿元,带动8900户2.4万人脱贫。

全站热点
以文化人,城市焕发新活力 ——铜川市王益区文化建设见闻

2019-05-19 09:06阅读

区委召开秦岭北麓峪口保护站及摆渡停车场建设工作专题会

2019-05-18 20:30阅读

区财政局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

2019-05-17 19:51阅读

市林业局全面促进依法治林兴林

2019-05-16 11:01阅读

理顺体制机制 促进落实落细 商南繁荣发展工商经济

2019-05-15 09:09阅读

下沉金融资源 破解企业难题

2019-05-14 09:02阅读

穿越时光,回到母亲最美的年华

2019-05-12 10: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