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铜川解放70周年。在解放战争中,铜川地区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进行了数十次大小战斗,消灭了大量国民党正规军和反动地方武装,为解放铜川乃至关中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铜川的解放,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已永载史册。经过70年的历史沉淀,无数英魂凝聚成不朽的丰碑,成为铜川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专栏,重温历史,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铜川的追赶超越、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顺利推进,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铜川,地处陕西中部,是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界地带,复杂的地形地貌为战事提供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条件。胡宗南集团把盘踞铜川看成是保卫关中的屏障和伺机进攻陕北解放区、左右陕西及西北战局的重要军事枢纽,在铜川经常保持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以上的兵力。在解放铜川的过程中,中共铜川地下组织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战斗,迎来了铜川全境的解放。
解放宜君
1946年9月下旬,中共雁门工委组建了雁门支队,开展了一系列武装斗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为解放宜君乃至解放西北做出了贡献。
焦坪战斗、油房台战斗、牛虎岭战斗、红砖梁战斗、许家塬战斗是解放战争中发生在宜君境内的重要战事,削弱了国民党反动力量,为解放宜君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10日,宜君全境解放。
1.焦坪战斗:1947年,西北野战军四纵队司令员王世泰率领警一旅三团、警三旅五团,由雁门支队四队带路出击宜君焦坪镇获胜,重创驻守焦坪的夏玉山、陈日春保警队,有效牵制了国民党军进犯马栏的意图。
2.油房台战斗:1947年1月,中共雁门支队根据准确情报,在宜君哭泉乡油房台公路两侧及哭泉一带设防埋伏,成功截击国民党军用运输汽车3辆,缴获机枪1挺、步枪19支,军用棉装近百套,有效补充了雁门支队武器装备,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力量。
3.白家沟战斗:1947年2月下旬,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马栏后,薛志仁率领雁门支队一大队奉命出击咸榆公路,破坏交通设施,阻止敌人进兵延安。在山岔白家沟,雁门支队遇敌一六五旅一个运输排,将其全部歼灭,俘敌30余名,缴获满驮枪弹的骡马20匹,美造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
4.牛虎岭战斗:1947年3月10日,国民党棋盘镇公所保安副队长张灵选带镇丁包围了驻扎在宜君牛虎岭村的雁门支队二大队三中队。时任二大队三中队指导员的田维平为掩护战友突围而牺牲。
5.红砖梁战斗:1947月7月,中共雁门游击队支队长薛志仁带领游击队,在宜君红砖梁与企图围剿游击队的国民党宜君保警队发生激战,当场打死保警队队长及士兵数名,成功击退了敌人。
6.许家塬战斗:1947年11月,向洛川运送军火的国民党部队在宜君许家塬村附近稍事休息,中共雁门支队和教导旅得知情报后迅速赶到,兵分两路发起进攻,将国民党10余辆汽车全部烧毁,缴获了大批军火,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
解放同官
为配合淮海战役,牵制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增援中原战场。1948年11月15日,西北野战军发起冬季攻势战役,四纵十二师和一纵独一旅奉命攻打同官县军台岭。军台岭是同官县城东南10公里处群山之主峰,是国民党军扼守同官和封锁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据点和屏障。从11月19日起,四纵十二旅围困军台岭敌军。23日凌晨,独一旅冒雨向军台岭开进。是日17时,独一旅一、三团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不顾敌人三面火力的严密封锁,迅速排除地雷,开辟道路。战事于11月23日18时结束,全歼守军2个营,1个迫击炮排,毙敌150余人,俘敌副团长以下官兵316人,缴获迫击炮8门,轻重机枪30挺,冲锋枪、步枪184支,子弹6万余发,电台1部和一大批军用物资。军台岭之战有力地配合了西北野战军整个冬季战役,而且为解放同官奠定了基础。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向国民党军发动春季攻势。驻铜川的国民党军第七十六军二十师和整编第一师,闻讯而逃。2月20日,同官县第一次解放。3月,胡宗南再度北犯。第一野战军为诱敌深入,奉命主动撤退。4月27日,第一野战军四军先遣侦查部队在同官县游击大队的配合下搜索前进,再度攻占军台岭,然后回师县城。4月28日,同官县全境解放。
解放耀县
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墓坳狙击战是解放战争中发生在耀县境内的两次重要战事,为解放耀县奠定了基础。
1945年7月21日凌晨,国民党胡宗南部向爷台山我军阵地发起进攻。中央军委任命习仲勋为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他和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张宗逊(1902年2月生于渭南赤水镇)一起率领部队指战员,在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英勇反击。战斗一直持续到8月10日全部结束,我军取得了全面胜利,歼灭国民党军5个连和1个营部,毙其营长、副营长各1名,俘虏连以下百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9挺,步枪及冲锋枪200余支。
1949年3月5日,胡宗南纠集国民军第一、三十八、六十五、六十九、九十军共11个师的兵力,在青海马步芳八十二军的配合下反攻渭北。3月10日,十师二十九团奉命在墓坳一带阻击敌军,二十九团集结于墓坳以南的项牛、吕村一带;二十八团集结于南村,向淳化方向警戒;三十团隐蔽于高山槐一带;师部驻墓坳西村。3月11日零时,马部骑兵248师共4个团从淳化出发,佛晓到达后,企图抢占战略要地高山槐。野战军三十团三营指战员迅速占领山头,以猛烈火力粉碎敌军进攻。马部又向南村野战军二十八团一营阵地发起冲锋,一营在阵地前及其两翼构成严密火网,打退敌军。马部遂转向项牛村,向野战军二十九团三营阵地攻击,激战4小时,三营连续打退马部骑兵5次冲锋。战至午后2时,二十九团开始向有利地势撤退,马部集中大批骑兵直扑墓坳西村十师指挥部,被指战员击退。此间,野战军迫击炮击毙敌师长马德胜。趁敌军群龙无首之际,十师指战员将马部压到中底、吕村一带,是日夜晚,集中兵力分割包围,歼灭马军3个连,其残部向耀县方向溃逃。墓坳狙击战共毙、伤敌军千余人,俘获战马500多匹。因敌军有骑兵优势,十师一些指战员在狙击战中壮烈牺牲。后在道东、中吕两村之间建立墓碑一座,上刻“烈士之墓”,以缅怀先烈。
1949年2月20日,耀县城第一次解放,成立耀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杨伯伦任主任,蒙定军任副主任。22日,中共耀县县委副书记张仲平、县长封正宝率部分干部进城接管。3月11日,马步芳第八十二军由淳化进犯耀县,又攻占了县城。4月28日,在一野部队的强大攻势下,耀县城第二次解放。5月2日,中共耀县执委会、陕甘宁边区耀县政府由庙湾迁驻塔坡中山中学。5月4日,党政机关正式进城办公,并于下午3时召开安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