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要靠自己,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也希望大家能早日脱贫,回报社会……”赵建话音未落,台下便已掌声雷动,贫困群众的脸上写满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3月21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铜川市“脱贫攻坚崇德向善”大宣讲活动走进了耀州区石柱镇沟西村、铁龙村,为村民们送上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大餐”。正在台上讲话的是耀州区小丘镇移村贫困户赵建,今年29岁的他给人的印象阳光帅气,但当大家把视线集中在他从口袋抽出的左手时,都不禁深吸了一口气,那是一只极度变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手。
2002年因意外事故,赵建左手受伤,造成肢体三级残疾,深受打击的赵建来不及抚平自己的伤口,接踵而来的是更大的打击。2003年,弟弟赵鹏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母亲也患上了脑梗、高血压,全家人的生计靠父亲一人打零工维持。前妻过不了贫苦的日子,与赵建解除婚姻关系,留下年幼女儿靠他一人抚养,这一系列打击让赵建精神彻底垮掉。
2015年,赵建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上为其办理了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助和“阳光家园”补助金,还为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在扶贫单位和政策的帮助下,赵建摆脱了命运带给自己的伤痛,他振作起来,积极学习电子商务,在家门口的景区卖冷饮、经营路边“KTV”,搞养殖。今年,赵健养殖的蛋鸡、肉鸡即将出栏1000只,他们全家也马上要搬进新房子,迎接崭新的生活。如今的赵建不仅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且开始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充满希望的人生。
此次宣讲团成员还有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的好媳妇冯小芬;还有不怕辛劳、努力拼搏,成为贫困户榜样的张纪民。他们的故事虽然不同,但都曾是受助者,现为助人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更多人,让大家明白,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要点燃内生动力。
“成为宣讲团成员,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更多的贫困户,让他们有富起来的信心,那我这段奋斗的经历会更有价值。我是苦过来的,不希望其他人也经历这些,现在的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己勤快,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的。”赵建目光坚定地说。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的感受太深刻了。大家都不容易,他们能靠自己富起来,我也能!现在我大儿子外出打工有了经济收入,我种好家里的地,只要我们勤快,我相信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我们哩!”沟西村贫困户谢建军听完宣讲会激动地说。因为谢建军的妻子和小儿子均患重病没有劳动能力,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帮扶单位为谢建军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并帮助他家种植了6亩花椒、4亩苹果。
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一场场座无虚席、激动人心的宣讲会正在给全市贫困群众带去感动、送上希望。据了解,截至目前,“脱贫致富崇德向善”大宣讲活动共开展了113场次,受众11800余人,实现147个贫困村全覆盖,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扶贫先扶志扶智。记者从市上相关部门了解到,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区县配合,紧抓春季有利时机,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推进扶志扶智,为今年全市整体脱贫退出开好局。
组织举办全市基层群众宣讲汇演,集中展示扶贫扶志优秀宣讲作品;深入推广“八星励志促脱贫”“一强四好”“六比六看”等成功模式,发挥好“爱心超市”正向引导作用;办好“新时期农民讲习所”,讲好贫困群众的脱贫故事。此外,在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7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义写义画、慰问演出等,以文化惠民助力脱贫攻坚。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扎实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做好贫困人口2019年参合参保和“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工作,重点加强对贫困人口和患病高危人群的宣教;3月份利用开学时节,为镇、村、户发放义务教育有保障情况说明书和义务教育有保障明白卡,开展教育脱贫“开学宣传日”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树立贫困群众的志气。(本报记者 程红兰 王焕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