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支队三大队紧紧围绕大队道路交通管理“12345”总体工作思路,坚持“零容忍 零松动 零死角”的工作原则,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安全、保畅通、防事故、提素质、树形象”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服务我市工作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日前,陕西省公安厅对2018年度全省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市交警支队三大队榜上有名,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也是我市公安交警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基层大队。
一
酒驾查处总量居全市交警系统第一。市交警支队三大队把查处“三驾”(酒驾、醉驾、毒驾)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坚持“零容忍 零松动 零死角”的工作原则,抽调优势警力,成立执法小分队,不定期、不定点开展酒驾专项整治和夜间统一行动工作,形成严查毒驾、醉驾、酒驾和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坚决遏制因酒驾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使查处“三驾”工作常态化。特别是在酒驾查处工作中,在重要路口设卡设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酒驾违法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因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广大司机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为市民的出行创造了安全的交通环境。他们利用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和短信提示等形式,重点宣传“三驾”的严重危害性,公开曝光了一批“三驾”典型违法行为,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二
率先超额完成2018年新区老旧车淘汰治理更新工作。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充分发挥主力作用,精心部署,协调各街道办、各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齐抓共管,强势推进“淘旧”工作,抽调20名民警、辅警,组成10支执法攻坚小组,对高排放老旧车治理专项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先后深入新区周边单位、社区、乡村,走访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类别老旧车,认真核查车辆状态,监督车主将车辆交报废车辆回收企业,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业务,该大队“淘旧”民警攻坚克难,持续奋战35天,提前完成新区227辆老旧车淘汰任务。
三
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稳中有降。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始终将事故预防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聚焦风险防控,紧盯重点源头,抓住关键环节,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下的管控工作,有效预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该大队坚持每月召开事故形势分析会,确保每起案件定性准确。事故处理“三调合一”机制运行顺畅,处理和化解因交通事故引发社会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年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办理道路交通简易事故385起,占全年简易事故(共1042起)的36.9%,受理各类交通事故1085起,逃逸事故侦破率100%,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下降53.8%、受伤人数下降51.6%。
四
全力推进创文交通管理工作。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加强新区主干道交通管理工作,开展“礼让斑马线共筑文明路”专项活动,重点查处行人不走人行横道、乱穿马路,非机动车越线停车,机动车乱停乱放、在路口斑马线处不避让行人、停在禁停区、随意鸣喇叭等不文明现象。在新区阳光广场设立了交通违法学习教育点,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摒弃交通陋习,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该大队针对机关、市场、小区周边路段存在的群众停车需求大、停车难的实际情况,积极筹措资金,联系施工单位,在有划停车位条件的路段,增划停车位1900余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的问题,为铜川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
新区农村“两站两员”建设达到全面覆盖。市交警支队三大队组织警力对农用车非法载人、摩托车驾驶员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教育纠正劝返,在新区建成了3个街道办事处交管站、9个二级劝导站、18个三级劝导点。农村“两站两员”全年共劝导违法行为1544余起,有效地遏制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将交通安全管理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确保了交通安全管理全覆盖、无盲区,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结硕果。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将脱贫攻坚作为提升公安队伍形象与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选派驻村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在春霜冻灾、夏季雨季等重要时期,该大队领导及帮扶干部民警及时深入贫困户家中慰问,为他们送去大队的关怀,得到了贫困户和村委会的一致好评。尤其在抗冰除雪、民警送迷路老人回家、抢救事故现伤者、拾金不昧、护送走失儿童回家等方面涌现了出了许多感人事迹,树立了铜川交警的良好形象。(本报记者 原玉红 见习记者 谢艳素 通讯员 崔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