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在延安市委外宣办组织召开的延安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延安市坚持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选拔任用体系 科学制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据延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高志旺介绍,延安市委组织部建立选拔任用体系,科学制定全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规划。摸清全市干部现状,对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和担当作为能力进行深入研判,制定《延安市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把60后、70后当作事业骨干,把80后、90后当作后备梯队,力争3年内70后占到正县级干部总数30%,80后占到副县级干部总数20%,90后科级干部超过300人。把选调生当作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来抓,大胆选拔任用。加大女干部、党外干部储备,确保使用上不急用现找、降格以求,用好各年龄段、各知识层次干部,实现老中青结合。2018年全年提拔70后正县级9人,80后副县级干部24人,提拔6名优秀选调生。
建立素质培养体系成批量、经常性地轮训干部
延安市委组织部把解决不会干的问题作为干部素质培养的当务之急,建立素质培养体系,成批量、经常性地轮训干部。轮训县级干部1395人,科级及以下干部9.5万人,选派449名领导干部参加中省165期培训班。安排11期550名干部赴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培训。让他们把先进理念、管用做法带回来,举办交流分享会,一人取经、多方受益。以本地互学、实地观摩为主,对换届后村两委7537名成员全覆盖轮训,提升抓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本领。
建立正向激励体系用实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此外,还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制定《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坚持出于公心、事业为上选干部,岗位出现空缺,把该用谁才能胜任这个岗位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差额动议,反复比较,好中择优。2018年以来,共调整干部7批次352人(副县提正县40人,正科提副县106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同时,全市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1053人,其中鼓励激励893人,容错纠错10人,能上能下150人。提拔使用优秀第一书记26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3名,评选表彰担当作为好干部10名,形成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
建立从严管理体系把从严监督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2018年,延安市委组织部对全市调整的3287名科级干部进行预审,其中35名未予通过或暂缓任职。对于市管干部提拔任用,均征求市纪委意见,共提请对85人出具廉政鉴定。动态收集掌握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现的问题信息,有效防止了选人用人失察失误,严格落实凡提必查要求,随机抽查154人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严格落实凡提必核,对7批176名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进行重点核查。2018年全年共提醒谈话89人、函询1人、诫勉2人、发出提醒函12份,将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运用在干部预审等多个领域,使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
高志旺表示,2019年,延安市委组织部将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落实《延安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面落实《延安市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和新修订的三项机制《办法》,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履职尽责、奋发进取。从严干部监督管理,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整合公检法、信访及社会信用等有关信息,建立领导干部诚信记录。(记者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