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武关镇“拆”污转产出新路

2019-01-19 11:05  商洛日报

(特约记者冯永发)近日,丹凤县武关镇南坪村特色农业大园区香菇产业基地一排排全新的大棚一字排开,棚内全是焊接的香菇架。在冬日的暖阳下,空气清清爽爽地拂面而过。

据这里驻村的第一书记段海波介绍,以前这里是一个养鸡场,臭味大、苍蝇多,周围群众意见大。在当前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业主周同保积极响应政府的拆除、转产号召,在镇村的规划下在这里建起了香菇产业基地。

武关镇特色农业大园区香菇产业基地原本是一个占地25亩,拥有9个大棚,年可出栏肉鸡50万只的标准化规模肉鸡小区。由南坪村民周同保开办,大棚一直经营收益较好,在2018年开展的秦岭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依据全县畜牧业养殖三区规划方案,该小区被列入了禁养区范围。养鸡场何去何从,成了镇政府和村上的一块“心病”。经过镇上反复调研,并和村两委会、业主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出了转产的办法。2018年9月份对所有大棚进行了拆除,镇村为妥善解决后续问题,南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周同保协商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开始兴办武关镇特色农业大园区20万袋香菇产业基地。

“像这样的养鸡大棚我们不能一拆了之,‘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就拿这个养鸡场的转产来说,我们探索出了一个新的路子,既淘汰了污染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带动了贫困群众实现了社会效益,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实行了‘三赢’的良性发展。”武关镇党委书记王锋全对该基地发展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武关镇特色农业大园区香菇产业基地由南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总投资150万元,利用现有的25亩土地,建设10米×25米的香菇大棚40个。

“我们不但能在基地务工,每年还有分红……”正在该香菇产业基地工地劳动的贫困户周同前,对香菇产业基地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据南坪村支书段大民介绍,武关镇特色农业大园区香菇产业基地一期计划投资80万元,建设20个香菇大棚,投产后年可生产干香菇20吨,纯收入50万元以上,可带动100人通过劳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

按照这一成功案例,武关镇一方面对辖区涉及污染的产业进行了摸排,严守生态红线,逐一进行整改调整提升转产,消除污染源;另一方面依托毛坪高山岩茶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茶叶产业,鼓励发展双孢菇、兰花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既要守住“绿水青山”,还要依托资源科学订制致富产业,让群众有增收的“金山银山”。

全站热点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清晨出动 错时执法 大力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

2019-01-19 06:51阅读

印台区依托“四大载体”全力做好创文宣传工作

2019-01-18 15:12阅读

山阳交警大队全员练兵备战“春运”

2019-01-17 11:03阅读

县安监局督导检查焦岱镇散乱污企业

2019-01-15 15:21阅读

商州全链条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2019-01-14 08:05阅读

未央区文化馆联合未央湖街道长庆未央湖花园社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新年歌会

2019-01-11 21:41阅读

县残联党组班子集中观看"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警示片暨学习研讨会

2019-01-10 15: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