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用真情换得真心——记潼关县代字营镇瀵兴村第一书记李倩

2018-10-25 04:08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彭斌 通讯员 杨迪

十月的清晨,天气逐渐转凉,瀵兴村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刮过的风沙沙作响。潼关县代字营镇瀵兴村第一书记李倩像往常一样来到大棚,查看果蔬的长势情况……

潼关县物资行业办纪检组长李倩,2017年4月被选派为瀵兴村第一书记,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瀵兴村的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双美创建、维稳信访等工作上。在领导的鼓励和同事的全力配合下,李倩迅速进入了角色,因工作突出,先后得到了县政府通报表彰、获得“渭南标杆”荣誉称号。

当群众的知心人。扶贫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到底子清,方向明。瀵兴村是由原上汾井村、下汾井村和留果村合并而成,全村农业设施好,共有大棚215座,居民956户、4132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213人。李倩多次同镇村干部对全村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致富能手等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主要劳力和收入支出,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困。

当实干的带头人。村上开展的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群众评议、村务公开、书记上党课、统一活动日等,李倩都邀请贫困户来参加,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把需要享受低保、大病补助、慢病报销、危改、异地搬迁等政策的贫困户及时汇总上报,组织制定县镇村组“四级包联”工作制度,每周二召开联席工作会,制定任务清单,让干部知道扶贫日来干什么,怎么干,并由驻村协调队负责整理汇总问题,逐一落实。通过全方位的思考,各环节入手,瀵兴村全面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上下齐抓,全员参与的格局。

当致富的领路人。脱贫不能等靠要,要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李倩找到了一条最适合的发展路子。去年7月,在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一方面积极申请成立了村扶贫产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带领村上的致富能手请教各方面专家,制定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共流转48亩土地,分别建起了三个片区的9座果蔬拱棚基地、上汾井村露天蔬菜种植基地,为了加大收入,套养了1000多只土鸡。这些产业托管全村贫困户,年底保底分红1000元,目前与8户贫困户签订长期务工协议,联系安大鸭场和仙花园,签订企业托管每户分红3000元的协议,加上镇杭白菊基地等其他项目,年底给部分贫困户带来的收益超过4000元。为了争取尽早地收益,李倩自筹资金4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迈开大棚建设的第一步,截至目前,扶贫产业已经销售芹菜、草莓、紫甘蓝、包菜等果蔬共计7万余元。

不知不觉,李倩驻村已经一年多,她用真情换得了真心,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村民放开步子迈向小康。

全站热点
爱心接力·未央区司法局“党员活动日”探望华楠康复情况

2018-10-24 17:44阅读

区安监局打开“灞桥区安全文化大讲堂”启动模式

2018-10-24 09:35阅读

市农业局追授吴亚锋同志全市农业系统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18-10-23 10:10阅读

扶贫日,铜川市多举措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2018-10-21 08:04阅读

我省首个地方性农村饮水安全条例颁布始末

2018-10-19 12:03阅读

扶贫帮困 奉献爱心 渭南市各地各部门多形式开展扶贫日宣传活动

2018-10-18 04:01阅读

席王中心校迎接灞桥区小课题中期检查工作

2018-10-16 21: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