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渭南市给贫困家庭织密健康保障网

2018-10-20 03:05  渭南日报

(记者吕佳实习生赵丽华)“健康扶贫工程是国家脱贫攻坚战明确的七大行动之一,是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举措。”10月17日上午,记者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举行的“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市级初审,282个贫困村村卫生室全部达标,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16.04万人,参合率达到100%,均达到了健康扶贫退出标准。

“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原则,我市先后出台了10大类23项健康扶贫政策,形成了以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补充医疗保险)为保障的‘四重保障线’。”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易新松介绍,2018年全市共大病集中救治贫困患者740人,救治率98%;慢病签约37.64万人,签约率100%;有4.7万人次贫困患者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补助,共补助17880万元,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建成了234个“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窗口,对贫困人口住院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制度。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因病致贫户已成为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万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的实施意见》,选派10935名医务工作者与全市所有因病致贫户建立了包联帮扶关系,基本实现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全覆盖,此项工作得到了中省肯定。截至目前,包联医生上门服务近30万人次,28支市级医疗专家团队开展义诊、巡诊45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63期。

据易新松介绍,今年以来,从省、市三级医院选派业务能力强、技术职称高的业务骨干长期入驻县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县级医疗机构也选派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这些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解决了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就医问题。

易新松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严格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围绕拟脱贫村“贫困人口100%参合、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贫困村饮用水监测”三条主线,以县为单位,夯实责任、倒排工期,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继续做好11种大病的集中救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有针对性的向贫困人口提供个性化服务。

全站热点
区长裴靖瑜参加小微企业金融咖啡沙龙活动

2018-10-19 18:08阅读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来铜川市调研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 张勃兴带队 李雪梅陪同 杨长

2018-10-19 08:10阅读

华州区 重拳出击治污降霾

2018-10-18 09:16阅读

延长石油职工张延海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2018-10-16 21:45阅读

移民搬迁:贫困户开始“新生活”

2018-10-14 10:03阅读

延安市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有了新阵地

2018-10-11 17:02阅读

“交易会后,我们的农产品卖火了!”

2018-10-10 10: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