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华州区微信推进峪长制落实 华阴市峪道有了“监护人”

2018-10-11 05:00  渭南日报

(记者 王小敏 通讯员 杨宾)“峪道所属镇政府负责峪道保洁工作,收集清运峪道的建筑、生活垃圾。区级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各镇的峪道管护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华州区峪长制微信共享平台上时不时会传来这样的信息。

华州区共有20条峪道,由西涧峪、东涧峪、桥峪、石堤峪、小夫峪、沟峪6条主峪道和马峪、潭峪等14条二级峪道组成。为促使秦岭峪道管护迈入常态化和规范化轨道,实现20条峪道峪长制全覆盖。自今年以来,该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峪长制微信共享平台,将区峪长办的工作安排及时通报给区、镇、村各级责任人,实现信息共享。

据了解,华州区涉峪峪道口均设立了峪长制公示牌,公示了各条峪道的基本情况,标明了镇、村级峪长、警长的名单、职责及峪长、警长联系方式和举报监督电话,畅通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区级峪长对所负责的峪道流域管理负总责,协调处理峪道水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督导下级峪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下级峪长进行约谈,区级峪长每月按制度巡峪1次。镇级峪长是峪道流域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承担辖区峪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组织实施辖区峪道日常监管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峪道整治、截污纳污、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环境治理的具体工作落实,镇级峪长每周按制度巡峪1次。村级峪长是峪道环境治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峪道环境治理的具体工作,对峪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并按要求制定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峪道整洁,村级峪长每天按制度巡峪1次。

截至目前,峪道违法建筑已经全部拆除,违法经营的20余家农家乐已经全部取缔,6家多年前遗留的废弃轧石设备已经全部拆除清理,有效控制了进入峪道并产生生活垃圾的游人数量,遏制了人为因素对峪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峪道生态得到进一步修复。

(记者王小敏通讯员杨鹏乔江红)10月9日,记者从华阴市秦岭办获悉,该市管辖的19条峪道已有了“监护人”。

自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华阴市对市管辖的19条峪道全面推行市、镇、村三级峪长制,确保每条峪道都有“监护人”。由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峪长,每条峪道的市级峪长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研究确定峪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一峪一策”;镇级峪长由峪道所在区域镇(办)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全面登记峪道信息,建立峪道档案,形成“一峪一档”;村级峪长由峪道所在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做好各峪道的日常管护和巡查工作。并在区域内的每条峪道配备一名“警长”,依法打击涉峪生态违法犯罪行为。

在峪长制的基础上,该市按照“界限清晰、任务均衡、管理边界、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置了秦岭生态保护三级网格体系,分级确定了24名二、三、四级网格长和47名网格员,以此形成了“峪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全天候、交叉式的监管长效机制。并出台制定了《华阴市峪长制实施方案》和《秦岭北麓华阴段峪长制运行规则》,从机制层面确保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为了确保峪长制和网络化体系运行顺畅、监管到位,该市建立健全了会议制度、巡查制度、联络员制度、举报投诉受理制度、述职报告制度、督办制度和考核制度等七项制度。区域内19条峪道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在每条峪道醒目位置设立了公示牌,公示了受理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全站热点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油槐所开展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8-10-10 18:20阅读

丹凤增强“四支队伍”攻坚合力

2018-10-10 09:17阅读

县农业局认真开展“国庆”期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2018-10-09 09:26阅读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为祖国母亲庆生”

2018-10-05 13:04阅读

延安市举行2018年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

2018-10-01 17:04阅读

高陵区举办2018年第八期“追赶超越”擂台赛

2018-09-30 10:17阅读

杨长亚会见铜川市第五届省级道德模范

2018-09-29 08: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