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把小兔子“养成”扶贫大产业

2018-09-13 08:09  铜川日报

“80后”大学生宋少伟勇闯市场,致富后回乡当起“兔司令”。他投资3300余万元建成鸿伟肉兔产业扶贫基地,带动我市3个区县11个乡镇49个村的2100户贫困户养兔脱贫。他说,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做“肉兔全产业链扶贫基地”是我的目标。

9月11日,在市鸿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少伟一手拿着兔皮做的车用坐垫,一手拿着兔毛做的围巾、手提包等,向记者展示公司的新产品。

“兔肉可加工成美食,兔粪能做有机肥,兔的皮毛能做服饰、各种坐垫等,兔子浑身是宝啊。我们现在主要做肉兔养殖,后面的产业链还很长,小兔子能成为扶贫大产业,能做的事还很多。相信我们的肉兔、有机肥、自制兔饲料、兔皮毛服饰等产品亮相扶贫产品交易会,一定会惊艳四座的……”提起兔子,宋少伟有说不完的话。

市鸿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入驻耀州区步寿塬农业现代园区的企业。宋少伟从卖建材、开茶社的个体户变身企业家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启。

2011年,27岁的宋少伟拿着打拼来的50万元,投身肉兔养殖业。几经艰辛,终于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了占地200余亩、年产值4000余万元的规模养殖企业。

“四川很多地方‘无兔不成宴’,兔肉的需求量很大,咱的肉兔占领了自贡、绵阳两个城市的市场。去年光我们公司这一块就出栏80多万只,再加上公司扶贫带动的3个区县的养殖,共出栏130多万只,大都销售到自贡、绵阳去了。我们也在自贡、绵阳设立了6个批发点,进行直营。”宋少伟说。

公司的生意红红火火,贫困户的兔子也养得风生水起。

公司的产业扶贫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采取“企业+基地+(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产业扶贫“四种模式”(分散养殖模式、集中托管模式、产业协作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先后扶持带动全市2100余户贫困户养殖肉兔。

“这其中,通过散养模式带动218户,托管养殖模式带动318户,产业协作模式带动1426户,合作社带动模式帮扶印台、宜君两个合作社120余户。2017年,基地实现年出栏商品肉兔130余万只,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达2000-4600元,一步步靠产业脱贫了。”宋少伟说。

34岁正是干事业的年龄,宋少伟有更宏伟的计划:现在公司正在扩建扶贫产业基地,扩大养殖规模,还正在建设饲料厂、有机肥生产厂;下一步还要发展冷鲜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兔肉、兔皮毛制品深加工等,最终建成肉兔养殖全产业链扶贫基地,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最近兔肉市场货源紧缺,自贡的一家大销售商不停和我联系,我们准备在这次扶贫产品交易会上签约。扶贫产品交易会的创意很赞,充满铜川地域特色的交易会给各区县、乡镇提供了农产品展示机会。随着各大媒体的宣传,铜川的优质农产品将走出三秦,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期待参展的企业、合作社和我们一样有收获。”宋少伟说。(本报记者 张长江 刘冰剑)

全站热点
未央区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2018-09-12 20:40阅读

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2018-09-12 09:10阅读

耀州区表彰先进学校和教师

2018-09-11 10:45阅读

整治交通秩序 喜迎八方宾客

2018-09-10 10:06阅读

干部作风大排查大整改 | 长安区教育局召开作风纪律整治工作推进会

2018-09-07 18:30阅读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代王所查处一起非法会议营销保健食品案

2018-09-06 14:33阅读

西安市食品药监局督查灞桥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

2018-09-05 11:35阅读